于无声处 轻舞飞扬 2023年06月16日  本报记者 张立文并摄

校园里,大家一起拼出英文字母“I LOVE YOU ”,祝福学姐杨凝。

杨凝与自己的毕业作品合影,源于苗族刺绣灵感的文创产品,诠释了她对于生活的热爱。

向佳(右)是大二学生,杨凝对这位小妹妹的训练格外用心。

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次演出中,杨凝把最美的舞姿奉献给台下的观众。

即将上场演出的杨凝掩饰不住兴奋,眼中满是光彩。

杨凝(右)告别像妹妹一样的向佳,即将开始新的生活。

杨凝陶醉在舞蹈的世界里。

舞蹈基本功训练枯燥艰苦,杨凝不时用手语与队员们交流,为她们加油。

6月5日是杨凝和姐妹们的最后一次训练,在她的指挥下,大家开始热身。

演出后台,王燕为队员们化妆。

  又是一年毕业季,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大四学生、艺术团前队长杨凝即将告别校园。舞蹈教室里,队员们相聚在一起,以一次用心的舞蹈训练来告别学姐,也共同见证聋工学子的华丽转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希望大家能够坚持自己的热爱和梦想,让舞蹈为我们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告别时刻,杨凝眼含泪水向小伙伴们表达了心声。

  艺术团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姐妹们在一起很温暖。“我享受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感觉。舞蹈是我的第二种语言,我想用舞蹈续写人生的华章。”杨凝说,“感谢母校,感谢老师,这里让我学会了努力温暖别人,努力善待万物。再见老师、同学,我要努力成长为一棵也能为别人遮风挡雨的大树。”

  王燕从杨凝手中接过队长的接力棒,感觉有些压力。她要把舞蹈队的优秀基因传承下去,不断鼓励身边的小伙伴为梦想而努力。她说:“我热爱跳舞,虽然听不见,但我可以用心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在舞蹈中,我们可以是自信的、勇敢的、妩媚的、温柔的、敏感的……我希望阳光的种子在新队员的心中萌芽、长大,绽放美丽的花。”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艺术团成立于1998年,所有队员均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听力障碍大学生,现有成员16人。其作品连年获得全国及天津市大学生文艺比赛大奖,并应邀在人民大会堂演出。2015年,舞蹈团原创作品《绣美图》入围全国优秀国学教育文艺作品;2016年,舞蹈作品《生命的密码》应邀在夏季达沃斯论坛青年科学家文化之夜演出;2019年,舞蹈作品《东方的舞韵》参加了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开幕式表演……

  播种艰辛,收获喜悦,每一滴汗水都是青春的洗礼。大家紧紧相拥,这就是我们最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