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中的“守艺人” 精艺与匠心 在“老字号”里代代传承 2023年06月16日  

北京,顾客在拍摄“老字号”内联升的文创咖啡。

青年文创产品创业团队成员在广西桂林的工作室创作。

工人在安徽宣城泾县一家宣纸企业内制作宣纸线装书。

上海豫园“老字号”宁波汤团店推出的兔年兔子点心。

小朋友们在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练习制作木版年画。

  编者按  在2023年中国品牌博览会上,众多“老字号”融传统与创新于一身,广受好评。

  经历了岁月流转的“老字号”,承载的是珍贵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这些古老技艺备受重视,在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关心扶持中,在一代代传艺者的创新发展下,日益焕发新的光彩。而“老字号”中的“守艺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一方天地间打磨着精妙技艺,体会着独特乐趣。本期,让我们走近这个群体的几位代表,聆听他们的匠心故事。

  刀笔之间 传承千年光阴

  讲述人:西泠印社社员 王臻

  2003年,我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大三时,我参加一项比赛有幸获奖,指导老师认为我的篆刻有自己的风格,这让我满心喜悦,也明确了自己的术业方向。2013年,西泠印社举办“百年西泠·金石华章”国际篆刻大型甄选赛,我获得了大赛第一名,由此进入西泠印社。

  对于学习篆刻的人来说,西泠印社有着极其特别的意义。它于1904年创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立社宗旨,是我国成立最早、影响最深远、专业度最高的民间艺术团体之一。西泠印社在选拔社员时坚持“首先是一个书法家,然后才能是篆刻家”的原则,提倡“诗、书、画、印”全能发展。

  在研习篆刻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篆刻看起来和书法类似,却有着独特的艺术品质。篆刻使用的篆书可塑性非常强,可扁可长、可在上可在下、可左右调换,保留了古人造出的原初文字的生动性。篆刻表达并不在于刀法多么厉害,更在于能够释放中国古代文字的自然生命力。

  印章开始只是一个刻画符号,后来发展到“物勒工名”,再到“印者,信也”,渐渐从传统的实用物品成为一种精神承载物,原来作为身份标识的“印信”便具有了陶冶情操的意涵,成为表达精神向往的物品。所谓“金石永固”,篆刻从一门实用技能上升为一种艺术,发展演进的过程贯穿中国文明发展史。2009年,以西泠印社为主要申报单位和传承代表组织的“篆刻”,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想,篆刻的最大价值体现在:以一种活态方式记录着中华文明传承过程。如今,从事篆刻创作的人们,视野比古人更为开阔,也有很多有利条件。比如,可以吸纳新出土考古资料中的文字元素,融合运用到二次创作中,或是采用新的雕刻工具和新的印泥材料,这都会让篆刻保持旺盛的创新性。

  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华堂南广场,你能看到一个巨大的“赓续文脉”印章雕像。这个雕像,正是我们西泠印社的设计,我很有幸进行了最后的雕刻。在雕刻时,我着重增加了线条边缘金石器的崩裂感、凝重的线条质感。国家版本馆是“文化基因库”一般的存在,在参与这个项目时,我深切体会到一种传承。

  木刻水印 重现“笔墨山川”

  讲述人:荣宝斋木版水印高级技师 刘宝祥

  1979年起,我师承第一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玉良先生学习木版水印。木版水印保留了古代雕版印刷术的传统技艺,纯手工印制画作,连使用的工具都是自己制作。所以一开始师傅便教我们制作印制工具,接着进行木版水印基本功练习。师傅告诉我,要想做好木版水印,必须有静心、细心、耐心、恒心。其中,“静心”非常重要。心无杂念才能人器合一,作品才有灵性。

  年少时,我很喜爱中国画,经常模仿齐白石等先生的作品。参加工作后,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名人书画,也系统阅读了相关书籍,闲暇时间大多用来临摹中国画,仔细揣摩构图、各画家风格流派、笔墨运用等等。虽然只是初步掌握了绘画理论知识和技能,但对我从事木版水印工作却大有裨益,特别是在掸活方面。木版水印不仅要一比一还原画作形状,更要展现其精神风貌。画和掸基本一理,只是画在纸上,掸在板上,用不同方法达到类似绘画效果。原作一笔下去,行笔、落笔均有各自笔法,间有深、浅、浓、淡的墨法,变化多端。而掌握掸的技法,除了在反复实践中总结经验外,也必须多读绘画理论书籍,多读画、多画画,熟悉画家的风格流派,领悟作品的深远意境,通过笔墨追寻作者的创造灵感,努力达到笔触和心灵的相通。

  百年来,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都是通过师传、口授、心悟、苦练来传承的。现在也利用了一些现代化手段对工艺进行记录、整理,比如录制影像资料、拍摄图片等。我现在带徒弟时除了传承师傅的心得与技艺之外,也非常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

  虽然印刷技术日新月异,显得传统刻印难度大、成本高,但是复原书画的形态和气韵,却非木版水印不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使用木刻水印技术复刻了《月夜楼阁》《簪花仕女图》《踏歌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众多珍贵艺术作品,不论在雕版印刷术本身技艺的发展还是对传统书画作品的保护上,都填补了许多空白,木版水印技艺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年画之美 蕴含美好祈愿

  讲述人: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 霍庆顺

  1926年,父亲霍玉棠开办玉成号画庄。作坊就在家里头,小时候我看着两个姐姐跟着父亲学彩绘,便也跟着提笔“创作”。到小学四五年级时,我已经能够独立绘制《和合进宝》《刘海戏金蟾》等基础彩绘。

  记得父亲总对我说,想要做好年画,就得守得住寂寞。出稿、刻版、印刷、彩绘、装裱五个步骤,一辈子能吃透其中一样就很不容易。年画综合性很强,融合了工笔画、版画、写意画、宫廷画等许多画种,把画转变成雕版,非常考验技艺。比如古代人物画中呈现衣裙纹理的钉头鼠尾描,用纸绘出和雕版雕出、印刷出版画,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所以,年画署名都是某某画社而没有个人名字,因为每张年画都是共同参与制作的工匠集体智慧的结晶。

  杨柳青年画肇始于明代,历经了几百年。古时候,上至宫廷仪式,下至市井活动,杨柳青年画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渐渐有了以雅俗共赏方式推行教化的功能。版画的内容主要包括娃娃、民俗、民间故事、神像、仕女等五类,既有《白蛇传》《苏小妹三难新郎》这类曲折离奇的故事,又有《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英雄传奇,还有《孟母择邻》《二十四孝》等教授为人处世之道的传说……我想,版画就是对历史的定格再现。

  清乾嘉年间,杨柳青画坊多达300余家,到1948年,只剩玉成号一家。1953年,父亲联合其他5位老艺人组成“杨柳青年画生产互助组”,1956年成立“杨柳青镇和平画业生产合作社”。时下,在新的印刷技术冲击下,手工版画的成本较高,失去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民间张贴年画的习俗淡了,年画更多是手工艺品。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年画产生兴趣,我们也在不断创新,从装饰、收藏、文创等方面拓展年画的发展空间。

  百道工序 诞生精品纸张

  讲述人:中国宣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晒纸高级技师 汪息发

  1987年初中毕业后,我进厂跟着师傅做学徒,学了两三个月后,就在师傅的指导下正式上班。我所在的泾县自古以来就因宣纸而闻名。1951年10月,泾县人民政府牵头成立的“泾县宣纸联营处”,用一颗红五星替代宣纸封刀口印上的“官”字,寓意宣纸新生、产业兴旺,“红星”品牌由此诞生。

  我负责的是晒纸的工作。这可不是把纸摊开晒干那么简单,古法宣纸的制作需要经过108道工序,仅晒纸工人需要做的就包括搀、盘、浇、鞭、做、晒、收七个过程。简单来说,我们需要把纸张整体烘干,再用水浇湿,用竹鞭鞭打整块纸帖使其发松,再一张张取下来晒在火焙上烘干。在捞纸环节,从纸浆池中捞出的纸张层层叠在一起,湿漉漉的像豆腐块,一般是500张为一组,差不多两寸厚,我们把厚厚一沓纸搀到焙屋,精心处理,纸张才不会粘到一起。接着,我们会屏息凝神把纸一张张揭下来,拿着用松针做成的刷子,小心翼翼地把纸张刷到排面上烘干。俗话“有两把刷子”,正是从泾县宣纸这一生产过程而来的:刷子刷轻了,不沾钢板背不行;刷重了,宣纸上又会出现刷痕、影响质量。

  这三十年里,我每天做着一样的工作,看起来一成不变,却又有不少变化。尤其是刷纸和揭纸这两个非常考验技巧和耐心的步骤,我努力钻研多年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作为珍贵的非遗技艺,传统的手工技法不能丢,但科技进步改善了工作环境、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比如,以前的焙墙都是泥土做的,基本上半年就开裂了,影响纸张的纹理,必须推倒重筑。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钢板做焙墙,蒸汽加热,不论是耐用度还是控温的精准度都有了很大提升。此外,用螺旋桨把纸槽内的纸浆打散、用液压设备压榨纸张……这些新技术都成为我们工作的好帮手。

  一张张洁白柔韧的宣纸从焙墙上揭下,还有最后一个检纸的环节,包括观察纹路、破损情况、厚度等。经过细致的检查,宣纸的生产才算大功告成。

  前几年,我参与了古法造纸研究项目,和研究团队一起复原传统的古艺宣。我们从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起步,所有流程全部都人工进行,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三年之久,但我们发现纸张的纤维形状和手感,的确与机器替代部分流程制作的宣纸不一样,这不禁让我感叹古时工匠的精巧,也让我深刻体会到造纸技艺对历史文化的鲜活传承。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感受古老工艺的魅力,参与到宣纸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中。

  陈之殷、陈建强、陆健、丁一鸣等

  (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