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青郊野公园29个果蔬大棚一期试运营

线上可认领 接入人工智能 一块地3000元/年

  “80后”“90后”都玩儿过“开心农场”,如今,现实版“开心农场”真的来了。

  最近,西青郊野公园推出现实版“开心农场”4.0,据项目负责人吕东介绍,用户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在线上认领一块地,选好心仪的种植果蔬,每天通过线上可以实时监测,并根据界面提示,进行浇水、施肥。果实成熟后,由专业经理人按用户要求进行采摘,最后直接配送到指定点位。   此次在西青郊野公园92个大棚中,率先使用29个大棚上线“开心农场”4.0。

  怎么选地,能种什么菜?

  目前,西青郊野公园29个大棚进行“开心农场”一期试运营,其中6个大棚正式启用种植。土地认领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到郊野公园线下实地认领土地,或线上“选地”。种植品种主要包括生菜、小白菜、韭菜、香菜、芹菜、油菜以及西红柿等多类蔬菜,蔬菜品种也会陆续增多。

  认领土地的“农场主”,可以全天24小时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指挥”棚内智慧系统完成耕地、种菜、采摘。

  据吕东介绍,蔬菜生长环境、水肥都是自动智能控制,有人工干预的就是种植、采摘、除草和配送。目前包一块地3000元/年,种菜的成本全部包含在内(除每次物流送菜到家)。

  如何实现“偷菜”?

  人们对于网络种菜、种树,以及饲养动物的乐趣,更多来自于线上应用的社交属性,它能够实现朋友之间交流互动,如互相“参观”“助力浇水施肥”,以及“偷菜”等功能。吕东介绍,“开心农场”4.0同样具备这样的基本社交功能。当认领用户达到一定数量,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主动结交为“朋友”时,便可以通过对方邀请,共享账号,帮助对方进行助力,同样也可以共享收获成果。“成为好友后,相互可以浇水施肥和“偷菜”,形成了授权关系,互相“偷”来的菜,就成为自己的了,以前在线上玩开心农场的过程,这次就是完全复刻到线下场景。”吕东说。

  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农业

  “这个尝试,其实也是让原本很简单的传统农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传统农业的商业价值,我们将人工智能、大模型还有现在很火的DeepSeek这些智能化技术融入到农业。”吕东介绍,通过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提供种子筛选和种植服务,“比如,这个月我们种植的西红柿在武清拿到了奖项,这也是技术的赋能,才产出优质的西红柿。同时,农场项目的云上平台也是一个双创平台,大学生懂得人工智能,我们提供技术支持,为他们提供创业的机会。”  记者 张珊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特稿
   第08版:社会
   第09版:问政
   第10版:天下
   第11版:天下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服务
   第14版:文娱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津沽
   第20版:副刊讲述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教育
九山顶护林员谈“风中巡山”
图片新闻
西青郊野公园29个果蔬大棚一期试运营
多项科技赛扎堆青年宫
篮球名将开班“公益体育课”
津产花椰菜拿下印度大单
开辟绿色通道为老年人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