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望海寺

曲振明

  望海寺建于明代,寺内供奉观音菩萨,由于毗邻三岔口(三岔口又称“海门”),故有牌坊书写“海门慈筏”四个大字。为何叫“望海寺”呢?

  乾隆有诗云:“津府近临海,寺因望海称。”著名史学家谈迁《北游记》记载,清顺治年间,他从浙江乘船自运河去北京,途经天津三岔口换船。此间,“寻移檝登观海寺”。所述观海寺即望海寺,谈迁在此闻听当年“明成祖驻此”,并记述下来。

  望海寺在乾隆元年(1736),拨官帑重建,改称“敕建望海寺”。乾隆来津必到望海寺瞻礼,并为大殿书匾额“瀛壖慈荫”,楹联“普度指通津慈航示喜;真如参觉海法界超尘”,还为后殿书匾额“海藏持轮”,楹联“证彼岸恒沙视兹喻筏;汇众流一滴笑与拈花”等。乾隆到望海寺瞻礼,记载有七次,作诗八首,多为自柳墅行宫回銮京城途中,以作小憩。

  1918年,海河第五次裁弯取直,由于望海寺位于裁弯的河道中,故而拆除。1921年,望海寺在八里台重建,连同乾隆御题的牌匾、石碑全部迁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人物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10版:社会
   第11版:法治
   第12版:天下
   第13版:天下
   第14版:服务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津沽
   第20版:读者来信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家春秋
津浦线与天津今昔情
大车店
金文声与《基督山伯爵》
阎子亨设计扩建图纸
婴戏童子活灵活现
端午节里小圣庙
望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