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李奶奶平时性格温和,可一到夏天就变得急躁易怒。前几天,仅仅因为孙子看电视声音大了点,她就忍不住发火,事后又懊悔不已。晚上睡觉时,她总觉得心烦气躁,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又头晕乏力吃不下饭。女儿带她去看中医,医生告诉她这是“情绪中暑”。
据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主任沈莉介绍,“情绪中暑”是指夏季,因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人体阴阳失衡,导致情绪烦躁、易怒、焦虑或抑郁等心理不适的现象。中医认为,夏季属“火”,与心相应,暑热易扰心神,加之老年人气血渐衰,调节能力减弱,更易出现情绪波动,称为“暑伤气阴,心火亢盛”。
对老年人而言,“情绪中暑”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诱发或加重身体疾病。首先情绪波动易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风险,其次心烦燥热易引发失眠、多梦,长期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力。中医讲“怒伤肝”“思伤脾”,情绪不稳可能引发食欲减退、腹胀或便秘等症状,甚至会导致旧疾复发,例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情绪波动可能使病情控制难度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