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平安渤海湾”津冀一体化海上应急联合演习在渤海湾津冀交界海域成功举行。本次演习由天津、河北两地海事部门依托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应急处置机制框架,联合组织、协同作战,模拟海上油田管桩运输船与海上油田倒班客船发生碰撞事故,聚焦“一体化、实战化、高科技”三大核心,全面检验跨区域多力量协同作战效能,标志着津冀海域安全保障迈入了高效联动、深度融合的崭新阶段。
演习突出“一体化协同”,实现全域应急联动。通过全面实践“津冀海事一体化”指挥模式,实现了两地指令同源、行动同步,切实做到监测预警、决策调度与资源调配“三个统一”。共组织协调15艘船舶、1架直升机、2架无人机参与行动,海空装备协同响应、无缝衔接,初步构建了“一盘棋”的区域应急协作体系。
演习坚持“实战化导向”,模拟真实复杂险情。演习紧密结合津冀海域石油平台密集、交通繁忙的特点,以一艘海上油田管桩运输船与一艘海上油田倒班客船发生碰撞为背景,设置了人员落水、船体破损、燃油泄漏及货船起火等多重叠加险情,全面覆盖海上高发险情类型。各救援单位在高压环境下开展全流程实战处置,涵盖应急响应、人员搜救、火灾扑救和污染控制等关键环节。
演习强化“高科技赋能”,提升智慧救援水平。固定翼无人机开展广域巡航并精准定位落水人员,多旋翼无人机自动抛投救生装备,遥控智能救生圈迅速实施抵近救援;智慧海事系统集成多源数据,实现“一屏观全域、一令调全域”,极大提升了指挥决策效率和救援精准度。
在落水人员搜救环节,直升机、无人机与智能救生装备协同作战,大幅缩短救援响应时间;面对船舶火灾,多艘消防灭火船协同展开高压喷淋作业,快速控制火势;在溢油处置中,依托无人机与智慧系统精准锁定污染范围,高效布设围油栏并完成油污回收,展现出专业、精准的海洋环境应急能力。
本次演习有效验证了《环渤海区域应急处置一体化机制》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实现了津冀两地指挥体系互联、监测信息共享、应急资源互补和联合行动同步,显著提升了环渤海区域重特大海上突发事件协同处置效能。
下一步,双方将继续深化机制融合、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锻造专业化应急队伍,共同构筑更加坚实的海上安全屏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记者 穆德旺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