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 评

街边绿地成“停车场”?根治需靠合力

文/摄 记者 刘波
  南开区翠微园西门外

  王顶堤立交桥下

  津南区上东苑小区一侧绿化带

  近日,有多位市民反映,他们经常看到街边的公共绿地被一辆辆机动车占压。车轮反复辗轧,导致草皮枯死、黄土裸露,绿化带破损。“伤痕累累”的绿地,不仅破坏了城市景观,更成为检验城市治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养的一道考题。

  市民刘先生反映,南开区翠微园西门外,每天都有多辆车停进绿化带,绿化带黄土裸露,能看到深深的车辙。市民高先生说,他多次反映北辰区淮河南道淮盛园小区北门东西两侧、汾河北道淮盛园小区南门东西两侧、淮祥园小区周边等区域,多台车辆长期、反复占压绿化带的乱象,但得不到彻底解决,已然成为破坏城市环境、危害行人安全出行的顽疾。市民谢先生反映,津南区辛庄鑫怡路与永胜道交口靠近上东苑小区一侧,总有车停在绿化带内,导致成片区域绿化枯死,土地直接裸露。市民黄先生反映,在河东区太阳城区域,有的居民为了节省路边收费停车位的费用,直接将车停在绿化带,导致绿化带变成了“免费停车场”。

  客观而言,城市“停车难”问题确实存在,然而,这绝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公共绿地的理由。“就停几分钟”“大家都这么停”“实在没地方停”……这些看似“情有可原”的借口,暴露出的是一些停车人将个人便利凌驾于公共权益之上的心态。绿地属于全体市民,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公共资源。为了自身停车便利而损害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反映了个别市民规则意识、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严重不足。

  顽疾难除,折射出管理部门职责落实与长效机制的短板。其一,执法不严、惩处不力是主要原因。由于违法成本低、执法覆盖面有限、取证难等因素,导致许多破坏绿地的行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处罚,使得一些人心存侥幸。其二,“多头管理”易形成“治理盲区”。机动车占压绿化带的管理可能涉及城市管理、交管、街道社区等多个部门,若缺乏高效的协同联动机制,容易陷入“都管却都管不好”的困境。其三,运动式整治难以形成长效。问题严重或出现投诉时,集中整治一阵,转天问题回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要求管理部门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和智慧,补齐管理短板,压实管理责任,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解决绿地停车问题,最终要让全社会“文明停车”蔚然成风。文明是一种习惯,更需要环境的培育和制度的引导。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持续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社区引导、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讲清破坏绿地的危害,阐明文明停车的要求,营造“爱护绿化、人人有责”的浓厚社会氛围,使文明停车内化为市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正向激励和负面约束机制。除了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和处罚外,更应为文明行为创造便利条件。清晰、醒目的禁停标志,合理、便民的停车指引,以及表扬自觉守护绿地的典型事例,都能有效引导市民规范自身行为。

  绿地乱停车问题,表面是停车行为失范,深层次则是对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的综合考验。治理这一顽疾,必须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在“疏”的方面,要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增加有效供给。应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公共停车设施,积极利用边角地、闲置地块建设临时停车场;大力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商业设施停车位错时共享;发展智慧停车系统,提高现有车位利用效率,从源头上缓解供需矛盾。在“堵”的方面,要强化科技赋能与严格执法。运用高清探头、无人机巡查等技防手段,实现对人车定位、车牌识别的快速精准锁定,提高执法效率和覆盖面。同时,必须明确执法主体,统一处罚标准,保持常态化的严管态势,打消违法者的侥幸心理。此外,还应鼓励基层创新治理模式,例如在一些具备条件的绿地周边设置美观实用的物理隔离设施,既保护绿化,又不影响景观。

  保护绿地,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根治绿地停车之痛,需要管理部门的担当尽责,也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成为城市文明的践行者、守护者。当规范停车、爱护绿化成为社会新风尚,我们的城市必将更加和谐、更加美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时 评~~~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裕德里小区施工遗留问题解决
~~~管理单位快速处置 当天完成整修
~~~经记者反映 道桥部门查看后三天修好
~~~先应急后根治 供热站拿出“两步”计划
~~~居民再不怕被噪音吵醒
镜头说事~~~
~~~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专题
   第08版:城事
   第09版:城事
   第10版:城事
   第11版:城事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文娱
   第14版:服务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津沽
   第20版:读者来信
   第22版:专刊
   第23版:专刊
   第24版:家春秋
街边绿地成“停车场”?根治需靠合力
您的烦心事 我们给办了
挡路灯杆“归位” 车辆通行无碍
路边花坛石材反复脱落
这段盲道破损半年影响通行
破损保温层修复已排期
和平区城管委 三招解民忧
路牌模糊辨识难
公益广告有破损
灯箱开裂太危险
地面凹陷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