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关工委邀请多位老专家走进校园,为青少年讲解前沿科技知识,树立正确学业价值观,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认识到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畅谈全球变化与人类未来
市关工委老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院长刘丛强近日走进新华中学,畅谈“全球变化与人类未来”,引导青少年认识当前的挑战、机遇和使命。市关工委有关领导向刘丛强院士颁发了老专家工作委员会聘书。新华中学400多名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市教科院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对报告会进行了线上直播。
作为地球化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刘丛强院士不仅是国家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还在元素循环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此次走进中学校园,刘丛强院士从全球变化这一宏观课题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前沿动态,向中学生阐述了全球变化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密切关系。
院士进校园讲述科学知识
由市科技局主办,市科协、市关工委老专家工作委员会协办的“科学大咖 科普筑梦”元英进院士科普报告会,近日在天津益中学校同安道校区报告厅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珠峰计划”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主任、天津大学教授元英进,为本市青少年带来了一场题为《合成生物学及应用》的精彩科普讲座。
“我们之前用硬盘、U盘存储数据,但你们想过吗,生命遗传密码DNA,也能成为存储信息的‘超级硬盘’。元英进教授开场的第一个问题,点燃了在场所有同学的好奇心。随后元英进教授从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讲起,层层深入,引出合成生物学在生命设计与信息存储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他特别以“DNA存储”为例,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这一技术的惊人潜力。形象的描述,让原本抽象的前沿技术变得可感可触,报告厅内响起一片惊叹声。最后,元英进教授结合自身经历,给同学们提出了真诚的建议:“探索真正的科学问题,保持那份让你废寝忘食的好奇心。”他鼓励大家锚定目标,勇于探索。
科学家引发追“星”热
南开大学教授、市关工委老专家周其林,在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开启“科学大咖科普筑梦”系列院士报告会。
周其林教授的科普报告主题为《手性物质科学》。周教授的科普报告,从一只蜗牛、一朵牵牛花中蕴含的共同科学密码讲起,讲述了手性分子“互成镜像,但不能相互重合”的特质,并系统阐述了手性分子研究的应用意义。科普报告为与会师生提供了一场科学盛宴,广大青少年纷纷与老专家交流互动,追“星”签字,合影留念。精彩的活动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