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博物馆藏武丁卜辞探亲展”将于殷墟博物馆举行

36片甲骨百年来首次“回乡”

这些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每一块都刻着远古的故事。
  彗乎小多馬羌臣卜骨

  彗乎小多馬羌臣卜骨正面刻辞记录中出现了“小多马羌臣”,应为管理某支特定羌人的职官,也即管理“多马羌”的“小臣”。

  翌庚寅帚(婦)好(娩)卜骨

  翌庚寅帚(婦)好(娩)卜骨所刻卜辞,记录了己丑日贞人问妇好在第二天庚寅日是否分娩,以及辛卯日贞人问命令多羌追逐野兔能否有收获等事。

  关于“妇好”这个名字,在目前出土的武丁时期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关于妇好的记载,包括卜问妇好参与战争、征集这些兵员以及妇好主持祭祀。从卜辞中也可以看出她不仅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更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女将军。

  由天津博物馆和殷墟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王入大邑商——天津博物馆藏武丁卜辞探亲展”将于2月26日在殷墟博物馆开展。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一周年之际,天津博物馆发挥馆藏优势,精选武丁时期王卜辞甲骨36片于殷墟博物馆展出。这是这些和武丁王直接相关的甲骨“离乡”百余年后,首次回到殷墟,其中有3片甲骨还是首次在天津博物馆之外的场馆展出。

  甲骨文一般是指商王朝所使用的、刻(或写)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事文字。在商代,统治者往往通过占卜贞问吉凶,几乎达到了每事必占的程度。久而久之,就积累下大量卜辞及其它刻辞,形成了堪称“商代社会百科全书”的历史信息库,为研究商代的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料。

  天津博物馆所藏甲骨大部分是王懿荣、王襄、陈邦怀等人的旧藏,且多有早期发现的甲骨珍品,以片大字多、字口清晰、内容重要在学界享有盛誉。2017年,包括天津博物馆在内的国内11家甲骨收藏单位联合申遗成功,甲骨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记者获悉,本次展览分为“王的祭祀”“王的战争”“王的臣子”“王的诸妇”“王的农牧”“王的卜占”“甲骨学史上的天津”和“王子日记”等8个单元,将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武丁王统治之下商代政治、军事、内政、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为观众呈现一个鲜活的武丁时代。此次天博“出差”的重点文物包括商朝武丁时期的五百用卜骨、今王徝土方卜骨、彗乎小多馬羌臣卜骨、翌庚寅帚(婦)好(娩)卜骨、我受黍年卜骨、丁卯王狩敝卜骨等。

  安阳被称为“文字之都”,是甲骨文的故乡;而由于近代特殊的城市地位,天津也得以和甲骨结缘,成为渊源深厚的甲骨重地。主办方表示,此次天津博物馆藏武丁时期王卜辞甲骨回乡展出,将深化两地关系,密切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合作。观众也将能从这一展览中充分感受到甲骨文的魅力,并对以甲骨文为源头的汉字文化多一点了解、多一点兴趣、多一点热爱,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

  本报记者 王轶斐

  图片由天津博物馆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天津博物馆藏武丁卜辞探亲展”将于殷墟博物馆举行~~~这些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每一块都刻着远古的故事。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密钥延期~~~
■ 文旅~~~
■ 群文社区~~~
■ 星闻~~~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津
   第04版:天津
   第05版:今特稿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中国
   第09版:世界
   第10版:世界
   第11版:现场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服务
   第14版:文化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津沽
   第20版:读者来信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家春秋
36片甲骨百年来首次“回乡”
导演乌尔善回应影片争议
跟着电影游中国
“城市讲述人”开讲
三代“黄蓉”同框
陈晓陈妍希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