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揭秘“黑颜料变青花”的烧制玄机,留学生们秒变“瓷器画师”,有人临摹国画竹子,有人脑洞大开画“小王子”,连摩洛哥姑娘都沉迷中国留白美学……昨天下午,“中国好+”首场非遗中华瓷器文化体验留学生专场活动在观照轩瓷器工坊开展,来自7个国家的20余名外国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了瓷器制作技艺。
活动现场,留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讲解中国瓷器历史,在参观瓷器作品展之后,大家来到了体验环节。“黑色的颜料画在杯子上,烧制出来就是青花的颜色,红色的颜料烧出来还是红色……”老师一边讲解泥坯上绘画的要领,一边将烧制成半成品的泥坯杯子发给每个留学生。创作开始了,只见有的学生拿出手机,照着提前选好的图案绘制在水杯子上;也有学生没有图稿,便直接在杯子上发挥想象力绘制起来。一名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用手中的毛笔,蘸着黑、红两种颜料在杯子上开始随机创作,不一会儿就画出了一幅青花小品。画面中,青花叶片配合红色小花,画风雅致清新。得到记者夸赞后,她开心地表示,摩洛哥的瓷器和中国的瓷器风格不一样,她很喜欢中国瓷器上的绘画留白,这次能亲手绘制瓷器,让她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样的体验太有吸引力了。
在绘制过程中,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的葡萄牙籍留学生打开手机视频和国外的家人朋友实时分享了这次体验过程,她在瓷杯上绘制的图案加入了一些家乡的特色元素。她说:“期待能看到它烧制成型的样子,我要把这件亲手制作的中国礼物带给家人。”
其他留学生创作的画面也各具特色,有动漫人物“小王子”、沙滩和遮阳伞、中国画的竹子、几何图形……这些画作很快被烧制成瓷器,作为他们体验非遗的纪念。
天津大学阿塞拜疆籍留学生何炎兴奋地表示,在活动中了解了泥坯经过火的锻造转变成生活中的实用器具,并且可以在瓷器上作画,给瓷器赋予新的意义。中国文化含蓄内敛,不张扬,这次体验加深了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深深地被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
南开大学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吴莫凡也动手体验了在泥坯上作画,他告诉记者,这个瓷杯不仅是他的个人创意,更承载着他来中国留学的记忆。他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动手比看上去要困难得多,十分佩服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他表示,这次活动让他收获了很多,回国以后要向家乡的亲人、朋友们多多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
记者 张艳 通讯员 刘贝贝
摄影 记者 孙震 潘立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