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天津市宁河区市场监管局主导推动的《七里海河蟹面制作技艺》团体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实施。该标准针对原料筛选、制作工艺、成品感官等环节设立统一规范,标志着这道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非遗美食迈入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追溯七里海河蟹面的历史,时间回到清康熙年间。彼时,一家饮食店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中崭露头角,大胆创新,选用宁河自产的七里海紫蟹,精心烹制出河蟹汤面。这一独具匠心的尝试,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鲜美的河蟹面迅速吸引了众多食客,他们口口相传,让这道美食的名声不胫而走,引得当地各酒家和饮食店竞相仿制。凭借着出色的色、香、味、形,七里海河蟹面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流转,依旧在天津美食谱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七里海河蟹面的制作方法也在不断演变。早期,家庭主妇制作河蟹面的方法较为简单,只需在面汤里加盐撒蟹黄。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用食用油炒制蟹黄,再浇到面汤上,这样制作出来的河蟹面,香味更加浓郁醇厚。如今,在于德良等传承人的努力下,河蟹面又有了新的创新做法,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随着《七里海河蟹面制作技艺》团体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的正式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七里海河蟹面的标准体系,通过制定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名吃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进宁河特色美食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
宁河七里海河蟹面的重要原料即为七里海河蟹。市场监管部门专门制定发布《地理标志产品 七里海河蟹》等三项地方标准,规范育苗、养殖、质量检验全过程,确保七里海河蟹品质有保障、监管有规范。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助力七里海河蟹成功登上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
据介绍,2024年以来,宁河区市场监管局共引导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地方标准4项、团体标准2项,已完成对标达标企业33家、对标产品74项。
下一步,宁河区市场监管局还将建立品牌价值评价动态监测机制,运用AI大数据分析消费趋势,指导企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记者 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