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看到一本法国人的相册,是查尔斯留给他儿子的。相册内贴着一张打印纸条:RUASSHIPYARD TAKU,CHINA 1918-1919。表明这本相册记录的是1918至1919年间,在天津大沽一家叫鲁斯造船厂的历史瞬间。其中,有77张照片记录了当时船厂的生产规模和工艺。
这本泛黄的法式相册,藏着百年前天津的工业脉动。1918年,法国工程师查尔斯在天津船厂镜头里,凝固了木屑飞扬的龙骨、三千工匠的汗水,以及海河畔轰鸣的钢铁野心。相册背后,两代人的命运与一座城的现代化进程悄然交织。这些影像不仅是殖民时代的复杂切片,更拼凑出一段被遗忘的“天津制造”往事。
法商船厂百年印记
一提到造船,首先会联想到1882年建成的大沽船坞。但当时那里只为北洋舰队或其他船只提供维修服务,不具备造船能力,也没有相应的设备。
通过比对1908年大沽铁工厂平面图,结合相册提供画面与所在河湾位置,判断这家造船厂很有可能是当年法国永和营造公司下属的新河造船厂。因为在相册的图片中,笔者看到了永和营造厂的法文名字。
法商永和营造公司是一家老牌公司,1915年前总部设在越南西贡,在我国北京、天津、上海、香港设有分支机构。1918年将总部迁到天津,地址在法租界20号路161号,就是现在的哈尔滨道永和里。法商永和营造公司不但在天津设有造船厂,还承包土木建筑工程、桥梁设计施工和工程机械经营、进出口贸易等。工程包括当时天津法租界的劝业场、交通饭店等,还参与了新大红桥建造及老金汤桥的维修。
造船厂落户津门之谜
法国人为什么当时要在天津设立造船厂呢?
1919年6月17日上海《民国日报》的一篇《天津法国船厂成立记》能帮我们找到答案。这篇译自法国无线电社在北京刊发的通信,说的是自欧战开始以来,法国人就规划在华北设立一家造船厂。1918年4月,法商永和营造公司经理莫平,将公司总部由西贡迁至天津。同时有一名总工程师协助他办理一切事务。通过实地考察,见天津新河一带地形非常适合建造船厂。因为这里地处海河之滨,河道深且宽,其水量足容六千吨之巨型轮船。当时的新河,虽只是河滨的小村落,但靠近京奉铁路,“故水陆交通,咸称便利。”永和营造公司购地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新河这个满目荒凉、荆棘遍地的渔村,变成了同时能造多艘巨型船舶的工厂。
早期轮船,除了功能、样式、吨位不同外,内里结构也不一样,比如说有木壳木龙骨的,有木壳铁龙骨的,也有铁壳木龙骨的和铁壳铁龙骨的。这本相册的照片,基本囊括了这家造船厂整个生产工艺和制造流程,从木材运输加工到船舶龙骨搭建,每道工序都清晰可见。而且是多艘船舶同时兴建,工作现场规模宏大,十分震撼。
据《天津法国船厂成立记》介绍,同时建造的船舶共6艘,载重量从2200吨至2500吨不等。在相册中,能看到正在建造的小艇。当时这个造船厂雇用的中国工人达3000人。
新大红桥风云录
永和营造公司还参与了新大红桥的建设,以及老金汤桥的维修等工程,老查尔斯没赶上,因为1928年12月19日,老查尔斯突然去世,年仅48岁。《南华早报》刊登了他的讣告。
当时筹备建设现在的大红桥时,因为不在老大红桥的位置,想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譬如沿用旧例金钢桥、金汤桥、金华桥,前边冠以“金”字,命名为“金城桥”。也有人建议命名为“自忠桥”,但迟迟没有敲定,最后不得不将新桥的命名推迟到工程完竣,举行开桥礼时再说。
据1936年11月22日《大中时报》记载,西河新大红桥建成后,负责承建的永和公司已上报西河建桥委员会验收,工料大致相符,由财政部转饬津海关拨款建筑。新桥建成后,开桥礼一再推迟。据1937年2月9日《庸报》报道,“该桥已定为金城桥”。但到了3月9日,当局仍在考虑是否命名为“自忠桥”。直到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天津,此桥命名仍未定论,大红桥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查尔斯父子在天津
相册中,除了有造船厂生产镜头外,还有两张人物照片:一张是相册的主人,造船厂总工程师老查尔斯,还有一张是他的女儿。
1880年,老查尔斯出生在法国阿维龙省的米洛。1900年随法军出征,在天津参加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的战斗。回国结婚后生有一子一女。我们称他儿子为小查尔斯,女儿是朱丽叶。1918年欧战结束后,老查尔斯随莫平来到天津,任永和营造厂属下新河造船厂总工程师,还兼海河水利委员会法方代表。
1922年,小查尔斯服完兵役后也来到天津学习,希望将来像他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师。根据小查尔斯和她妹妹的家庭照,笔者考证他们当时的住址在河南路114号,这是河南路与赤峰道口的一所小楼,现在仍保存完好。
劝业场和交通饭店都是永和营造公司设计并承建的。据当时的《大公报》报道,工地施工人员川流不息,用去水泥5万余担,钢筋约800吨。当时劝业场占地5亩,每亩价值10万两。也就是说,光买地就花了50万两,再加上施工费,当时的劝业场总造价逾110万两以上。劝业场设计别致,为了不至于拥堵,一楼共享空间不设柜台,楼梯设在中央,如同两弧相背,回旋而上,且四角各有楼梯,还特别安装了4部电梯。作为永和营造公司的总工程师,老查尔斯是该项目的总负责人。
永和营造公司承建新大红桥工程时,小查尔斯已经在济安自来水厂担任督察一职了。1930年8月,小查尔斯成功地为法国营盘接通了自来水,随后比利时、日本、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和美国的营盘也纷纷效仿。他按照巴黎和纽约自来水厂的生产方式,在厂里种植鲜花、灌木和树木,使之成为居民最喜欢的散步场所。
小查尔斯在天津结婚,妻子是波兰芭蕾舞演员。妹妹朱丽叶嫁给了法国人,婚后随夫住在非洲法国殖民地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但好景不长,朱丽叶因难产而亡。这一年,小查尔斯也和妻子离婚,后与一位带着孩子的德国女人结婚。这个德国女人长得非常漂亮,是个混血儿,为清末陆军大臣荫昌的私生女,是其在德国留学期间所生。
小查尔斯身为自来水公司助理工程师,参与了金钢桥的勘测和建设。日本侵华期间,小查尔斯担任济安自来水厂代理总工程师。
1939年,天津发生特大洪水,一个日本军官带着一小队日军到小查尔斯的住所,用枪抵着他的心脏告诉他,任何对日本人供水中断的行为都会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在大洪水期间,小查尔斯腿部受伤感染,被送到德美医院。医生为了阻止感染,将他的小腿截去。但手术并没有阻止感染,小查尔斯后因败血症死亡。其夫人埃里卡声称,当时德国大夫为她丈夫做手术时,已经是喝得酩酊大醉了。
1940年1月14日,小查尔斯在天津去世,年仅36岁。遗体埋在法国坟地,布赖森牧师为他举行了葬礼。《京津泰晤士报》刊登了他去世的消息。
一本法国人的相册,揭开了新河船厂之前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天津造船业当年的规模、天津造船业在中国造船史上地位和水平。由此也让我们对法商永和营造公司参与旧时天津城市建设的过程有了认识,以及查尔斯父子在天津工作、生活的轨迹得以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