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人习惯“孩子姥姥带”,这家的故事有点反转——

算准老妈带娃,谁知婆媳胜母女

刘士帅
  杨丽莉 绘

  她精心规划了怀孕、生子的时间,为的是等老妈退休帮她带娃。可孕期里的磕绊、医院里的争执,让一切渐渐偏离轨道……

  闺女算好时间怀孕,就等着老妈退休带娃

  发现自己怀孕了,晓芬第一时间打电话跟老妈报喜。原以为老妈会开心得不得了,哪承想,老妈的第一反应居然透着埋怨:“哟,我这退休手续还没办呢,你就怀上了,这简直是无缝衔接,一天也不让我闲着啊!”老妈话虽那么说,但也没忘叮嘱晓芬要多加注意,怀孕前三个月是关键时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挂断老妈电话,晓芬心里美滋滋。她太了解老妈了,听说自己怀孕,老妈嘴上是埋怨,心里指不定多开心呢。其实,晓芬也不怪老妈发牢骚,怀孕这事的确是她事先盘算好的。刚结婚那会儿,公公婆婆就催她要孩子。晓芬说服老公大强,扛了三年才备孕,她就是想等老妈退休好能帮自己带孩子。眼看老妈要退休了,晓芬还就真怀上了,这时间掐得刚刚好,仿佛连老天爷都在帮她达成心愿。

  晓芬这边跟老妈报喜,大强那边也不含糊,打电话时都有些不淡定了,明显在喊:“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晓芬怀孕了,您要抱孙子了……”晓芬捅了大强腰眼一下:“别一惊一乍的,那么大声小心吓到孩子。”大强心领神会,声音自然变小了,隔着听筒,晓芬听到电话那头婆婆一直在碎碎念:“从今天起,不许惹晓芬生气,不能让晓芬受累,营养要跟上……说到最后,晓芬听到了最关键的一句:“要是有需要,我可以去天津照顾晓芬。”听说婆婆想来,晓芬赶忙冲大强晃手,大强心领神会:“妈,不用您大老远跑过来,这不我丈母娘很快就退休了嘛,正好帮忙带娃呀……”

  大强对晓芬言听计从,晓芬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晓芬和婆婆一年也见不了两面,即便见了面,也只维持着表面的和谐,礼貌的相处。况且,婆婆是南方人,生活习惯跟她差异很大,晓芬才不想跟婆婆同在一个屋檐下呢。晓芬庆幸这个孩子来得太是时候,既能让老妈当“救兵”又能巧妙地避开婆婆,简直不要太幸运啊!

  期待老妈是坚强后盾,不料根本指望不上

  自打晓芬怀了孕,每天下班连地铁都不坐,专等老公去单位接她。俩人开车直奔晓芬娘家,肩头扛着嘴,净等着吃现成的,吃完一抹嘴就走,连碗都不带刷的。前几天还好,老妈没说嘛,可连吃了一个多星期,老妈明显有点不乐意了:“今天我有点累,咱们吃点简单的吧,等我真正退了休,天天吃差样的都行。”大强发现丈母娘话里有话,当天吃完饭,主动刷了碗,晓芬还是自己宠自己,吃凉不管酸。

  晓芬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很快便迎来了强烈的早孕反应,吃饭吐饭,喝水吐水。晓芬被肚子里的孩子折磨得眼冒金星,大强如临大敌,有些不知所措。晓芬老妈却见怪不怪:“不用那么娇气,我怀你时,吐得比这厉害多了,不也挺过来了嘛!你这才哪到哪啊,别嘘乎!”老妈说话,不光晓芬不爱听,连大强也觉得刺耳。私下里,大强把电话打给自己老妈,婆婆听说晓芬吃不下东西,可担心了,还专门给晓芬打电话,让她别紧张,吐也得吃,否则营养跟不上,身体吃不消。婆婆的吴侬软语里透着关切,更透着体贴。晓芬听婆婆劝,每天不管多难受,都坚持吃东西,很快便度过了早孕反应期。

  晓芬怀孕期间,老妈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晓芬以为老妈这回可以全心全意照顾自己了。可没想到,老妈退休后,并没一心扑在家里,扑在晓芬身上。老妈退休前是做会计的,退休后,还兼职了两家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在老妈眼里,女人怀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根本犯不上兴师动众。私下里,大强跟晓芬商量:“要不,干脆让我妈过来得了,我妈这人脾气挺好,很容易相处的。”晓芬头摇得像拨浪鼓:“不,不,还是算了吧,我们娘儿俩原本就不熟,太别扭了。再说了,我妈又不是不管我,万一你妈过来了,我妈还以为咱俩对她有意见呢!”大强觉得晓芬说得在理,就没再坚持。直到十月怀胎进了产房,晓芬也没想过有朝一日她真的和婆婆同在一个屋檐下且处成了“母女”。

  病房里的冲突,打碎闺女对老妈的依赖

  住进医院的第二天,晓芬顺利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不过奶水却迟迟下不来。大强请来了催乳师,对方手法很专业,但疏通乳腺的过程,对晓芬来说简直像在受刑。当那双带着力道的手按压在她肿胀疼痛的胸口时,晓芬实在没忍住,“啊”的一声尖叫冲口而出,眼泪也瞬间飙了出来。一旁的晓芬妈“啧”了一下,她眉头紧锁地看着女儿,觉得她太夸张了。

  等催乳师走了,老妈终于忍不住开腔了:“至于吗?叫唤成这样!哪个女人生孩子、喂奶不是这么过来的,就你娇气!当妈的人了,这点疼都受不了?”这些话像一盆冷水,兜头浇在晓芬心上。在她最脆弱无助、最需要支持和理解的时候,得到的不是老妈的抚慰,而是冰冷刺耳的指责。“妈,我是真疼啊,还不能喊两声吗?这时候你都不安慰我几句,还嫌我娇气,你是我亲妈吗?”

  “安慰?你多大了还要人哄?”晓芬妈被女儿顶撞,声音也高了起来,“我说错了吗?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怎么养孩子?再说了,这里产妇、家属这么多人的,你鬼哭狼嚎的,像什么话!”

  “我不像话?”晓芬气得浑身发抖,连日来的辛苦、疼痛和此刻的委屈一股脑涌上来,“是,我娇气!我矫情!行了吧?既然您看我这么不顺眼,那您也别在这伺候我了!省得您看着心烦!”

  话一出口,病房里瞬间安静下来。晓芬妈脸色铁青,转身拎起背包快步走出房门。大强连忙追出去,可是依然没能拉回丈母娘。回到病房,他刚想劝晓芬几句,没想到还没开口,就听到晓芬带着鼻音说:“大强,给你妈打个电话吧,月子……让你妈来照顾我和孩子。”

  婆婆上门照顾月子,一场意外的亲情收获

  惹了一肚子气,晓芬妈回到家半天没缓过劲儿来。可一想到女儿还在医院,自己撂挑子也不合适,接下来的几天,晓芬妈该送饭送饭,却很少跟晓芬交流。娘儿俩维持着表面的和谐,谁都不肯服软。大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两天后,婆婆准时来天津照顾晓芬,晓芬妈一看亲家母来了,立马顺坡下,主动回家了。

  晓芬坐月子期间,老妈只去过两三次,每次都是打一晃就撤了。晓芬的月子全靠婆婆照顾。晓芬怎么也想不到,婆婆竟然是那么好的一个人,把她和孩子照顾得妥妥贴贴,一不叫苦,二不喊累,每天乐呵呵的,简直没挑了。更让晓芬惊讶的是,婆婆在育儿方面特有心得,实操经验丰富,而且都是新式育儿法。晓芬觉得纳闷,婆婆这才道出实情,自从知道晓芬怀孕,她特意去报了一个月嫂培训班,不为别的,就为如果有需要,她能照顾好他们娘儿俩。婆婆如此有心,让晓芬心里说不出的感动,想想老妈,再看看婆婆,晓芬甚至有种错觉,婆婆才是自己的亲妈呀。

  转眼间,晓芬的孩子满月了。那天,晓芬跟同事打电话聊天,话里话外夸婆婆比老妈都强。晓芬说的话,婆婆刚好听到了。婆婆脸上带着笑,心里美滋滋。可婆婆哪里知道,晓芬是借着跟同事聊天的机会,故意夸婆婆,好让她听到开心呢!

  生活终究没按晓芬写的剧本来,却给了她更好的安排。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天津人习惯“孩子姥姥带”,这家的故事有点反转——~~~
点评~~~
家长里短~~~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天下
   第10版:社会
   第11版:社会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文娱
   第14版:服务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津沽
   第20版:读者来信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家春秋
算准老妈带娃,谁知婆媳胜母女
两个妈妈的爱,不分胜负
婚姻里的“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