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评

两个妈妈的爱,不分胜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俞雪芽

  今天的故事打破了天津人“孩子姥姥带”的刻板印象,给我们带来一个启示:谁合适谁上,婆婆带得好就让婆婆来。

  更深层的启示,在于作为女儿、儿媳,如何客观看待“两个妈妈”的爱。故事的女主角晓芬觉得“婆媳胜母女”,源于月子里的特定情境:亲妈因代沟难以共情,总以“过来人”的标准要求女儿,却忽视了她的脆弱,这份“硬邦邦”的爱让女儿觉得委屈;婆婆则有备而来,展现了她的温情与能力,以专业、体贴的照顾赢得了儿媳的好感。虽然,在月子中,婆婆的爱被加分,但其实两位妈妈的爱,是无法分出胜负的。亲妈的爱或许在帮女儿带娃这个场景中显得生硬,但母女俩有着几十年的感情基础——就像晓芬孕前笃定老妈能帮忙,正是源于骨子里的信任和天长日久的情感积淀;婆婆的妥帖、周到确实让人温暖,但儿媳也得明白,人家之所以这么上心,主要还是因为她照顾的是自己的亲孙子,对不对?

  两个妈妈的两种爱本无可比性,不过是在不同场景下显露出不同模样。接纳这份差异,善用各自长处,才能读懂爱的本质——无论婆婆还是妈妈,用心付出的爱都值得珍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天津人习惯“孩子姥姥带”,这家的故事有点反转——~~~
点评~~~
家长里短~~~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天下
   第10版:社会
   第11版:社会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文娱
   第14版:服务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津沽
   第20版:读者来信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家春秋
算准老妈带娃,谁知婆媳胜母女
两个妈妈的爱,不分胜负
婚姻里的“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