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载

何处不归鸿

苏轼传
方志远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眉山出神童(7)

  苏轼心中一动:那几只鹭鸶不正像犯了过错的自己吗?正在沉思间,却听先生慢条斯理地吟起诗来——

  “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苏轼回过神来,知道先生触景生情,用眼前的境况来批评他们这群惊起“雪片”般鹭鸶的“渔人”。

  惭愧之中有了主见,苏轼站了起来,试探性地问:“先生,后一句能否改一改?”

  刘先生看了看这个自己打心眼儿里喜欢的学生,不动声色地问:“怎么改?”

  苏轼从先生假装严肃的语气中得到了鼓励,提高了声调:“先生的诗说了事情的发生,却没有说它的结果。”

  先生脸上由阴转晴了:“那你就说说它的结果吧!”

  学生们听着这一老一少的对话,都迷惑不解。只有苏辙皱着眉头,若有所悟。

  只听苏轼说:“学生的意思,可将‘雪片逐风斜’一句改为‘雪片落蒹葭’。”

  话音刚落,刘先生抚掌大笑,连声称好。

  苏辙也明白过来了,哥哥和先生作诗改诗,原来都是一语双关!但他生性沉稳,不喜抛头露面,只是对哥哥笑了笑,竖起了拇指。

  苏轼也冲着弟弟点了点头,做个鬼脸,表示感谢。

  事后,刘先生向苏洵贺喜:“贵公子思维敏捷,才华出众,日后定成大器。还望另请高明,我可不敢再主教席,误了他们的前程。”

  刘先生在眉州是何等身份,他的话一传出,整个眉州都激动了:苏家出神童、眉山出神童啦!

  归期何迟迟(1)

  出知定州

  苏轼在扬州不到半年,就被召回汴京,先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守兵部尚书兼侍读,继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礼部尚书。这是苏轼仕途中所达到的最高地位。但由于苏辙一直为副相,先是尚书右丞,后是门下侍郎,因此苏轼总是进不了最高决策圈。

  太皇太后这次调苏轼进京是有深意的。自己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皇帝则逐渐长大成人,日渐显示出往日神宗皇帝身上那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祖孙二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由于仍是祖母执政,小皇帝只好违心顺从,但隔阂已经形成。元祐大臣们都是太皇太后提拔的旧党,由于太后执政,他们凡有奏请,都是直接请太后定夺,只是顺带提及皇帝以示礼节。皇帝年龄虽小,但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唯我独尊,可实际情况和君主至高无上的理论相差甚远,何况他的血脉中流动的是刚愎自用的神宗皇帝的高傲血液。他在等着祖母去世,以夺回该属于自己的一切权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桐荫墨趣~~~
●网络新词语~~~
~~~
连载~~~苏轼传
连载~~~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城事
   第09版:天下
   第10版:天下
   第11版:天下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文娱
   第14版:服务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读吧
   第20版:专刊
   第21版:专刊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小作文
美味的春日小炒
读图者
脱 坯
人机女婿
启 事
何处不归鸿
别生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