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 片

杨 鸥

  收拾房间时发现一盒名片,如今没有人再用名片了,人们见面都加微信。

  名片是工作场合中用于自我介绍的重要工具,通常会印上个人最具代表性的身份信息。名片虽小,却大有乾坤。有人喜欢罗列众多头衔,令人眼花缭乱;有人精心设计图案,甚至印上自己的头像;也有人崇尚极简,仅留姓名电话。方寸之间,尽显个性与智慧。人们常通过名片了解初次见面者的身份。有趣的是,有时人们更关注名片上的头衔而非本人,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恰如“买椟还珠”的现代写照。

  互赠名片,双手递上,成了人与人见面的一种礼节,有种仪式感。如今,微信扫码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名片交换。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却暗藏繁琐:双方需要凑近手机,等待那声“滴”的扫码成功提示;接着要发送好友申请,等待对方确认通过;最后还得补上一段自我介绍。年轻人对微信扫码的操作驾轻就熟,但对不少年长者而言,这套数字礼仪却显得生涩难懂。整个添加过程常常让人手足无措,不像交换名片那么从容有礼。

  但交换了名片不一定用得上,往往是一次性的,加了微信则让彼此长久地出现在对方的社交视野中。即使不联系,也能看到对方在朋友圈里的动向,萍水相逢的人通过微信有了联系的纽带。名片交换往往发生在初次见面的礼仪性场合,而微信添加则通常出现在双方经过初步了解、产生持续交往意愿之后。交换名片是礼仪,加微信则是表达友好意愿的主动选择。

  整理名片时,有些名字已模糊了面容,有些场合也记不清来由。这个过程让我回想起曾经走过的路,这些积累的名片见证着我与这么多人的生命交集。人的交往是有阶段性的,那些因工作交集而频繁往来的同事伙伴,当工作结束或岗位变动后,若缺乏新的共同话题,彼此的联系便会像退潮般逐渐淡去。

  从名片上还能看出时代的变迁。早先的名片上留的是座机号码,单位的或是家里的。后来留的是BP机号码,再后来留的是手机号码。一张小小的名片,却承载着丰富的人生印记。

  如今人们的收藏兴趣五花八门,名片也成了一种收藏门类。名片保留着一部分的记忆,当我们重新翻阅这些小小的纸片时,曾经交往过的人们的神态表情、言谈举止,以及与之相处的点点滴滴,都会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这个世界变化很快,但也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值得我们珍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牛博士问道~~~
●网络新词语~~~
连载~~~
连载~~~名医解读李东垣脾胃论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特别策划
   第10版:社会
   第11版:特稿
   第12版:天下
   第13版:文化
   第14版:服务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津沽
   第20版:读者来信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家春秋
仓鼠的余粮
名 片
登 山
但是型人格
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养命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