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课(根据中国教育部课程标准)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三个模块内容展开。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不同模块的学习内容。
一、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册教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是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篇之作,为后续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引领。
第一部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通过追溯历史,讲述人类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依次更替的发展历程,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重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基石以及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二部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阐述了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道理,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带来的深刻变化,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深刻道理。第三部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讲述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重大意义,结合时代发展新变化叙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第四部分“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学们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等重要内容,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必修一的学习一定要注重历史脉络梳理,梳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线索,从而真正明白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同时还可以结合身边人、身边事,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的成就时,可以采访家人或者搜集相关数据、实例,更直观地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二、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本册教材依托必修一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理念、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的认同。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最基本的原理,介绍了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所处的基本制度环境与经济体制。通过探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优势,为大家参与经济生活、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武器。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主要讲述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有关收入分配、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社会公平与民生福祉。
三、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本册教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教材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个核心方面展开。第一单元聚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性质、宗旨和使命,明白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单元着重讲解“人民当家作主”,介绍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要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第三单元阐述“全面依法治国”,强调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讲解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原则、基本要求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相关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归纳概括过程中把握核心概念,并在具有问题导向的情境中推理演绎运用核心概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方璐,天津一中高中政治教师,现任天津一中高一年级年级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