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北京一家拍卖行以10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了一个“拉布布”玩偶。这只薄荷色的“拉布布”采用塑料材质,加上佣金,买家最终要为这个长着尖牙的玩偶支付超过120万元。
120万元买下一个塑料玩偶并不是最疯狂的事情,1992年佳士得拍卖行将艺术家吉姆·霍奇斯的作品《没人离开过》拍出了69万美元,而作品内容只是一件扔在墙角的旧皮夹克。同年的苏富比拍卖中,有一件艺术家杰夫·昆斯的作品《全新胡佛牌豪华洗地抛光机》,仅仅是一个放了一台吸尘器的玻璃柜,最后的拍卖价是260万美元。
更疯狂的事情发生在2024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根普普通通的香蕉最终以520万美元的天价成交,算上手续费的话,超过4500万元人民币。这根史上最贵的香蕉来自意大利恶作剧艺术家毛里奇奥·卡泰兰创作的概念艺术品《喜剧演员》,香蕉被艺术家用胶带纸粘在墙上,而这就是作品的全部,据艺术家称这件作品意在讽刺市场投机行为。这根香蕉是苏富比拍卖行的工作人员当天早上从曼哈顿上东区的一个水果摊花了35美分买来的。
从120万元买一个塑料玩偶,到4500万元买一根香蕉,这些人是和钱过不去吗?
文艺评论家罗伯特·休斯说:“艺术品价格是由真实或者营造出来的稀缺性和无理性的欲望决定的,没有任何事情比欲望更容易操控。所谓的公平价格就是一位收藏家在受到引诱时肯出的最高价钱。”
那么,那位花费天价购买一根香蕉的收藏家,只是受欲望驱使的傻子吗?答案并非这么简单。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地位商品”,它是由经济学家希尔施提出的。顾名思义这种商品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并能够给人带来高人一等的感觉。人们购买地位商品,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地位所带来的满足感。有时候,这些物品之所以能代表地位,仅仅是因为它们数量稀缺,就像那只薄荷色的“拉布布”,据说全球仅此一件。 如果你想向亲戚和同事证明自己经济实力雄厚,你买一辆豪车或一幢豪宅就足够了,但如果你想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真正富有,这就有点复杂。一辆法拉利、一艘小型游艇,这些都没什么特别,很多有钱人都买得起。在顶级富人的圈子,金钱代表的意义不大,反正每个人都很有钱,这个时候你需要一些特别的东西。
那什么是特别的东西?就是那些价格和实物看起来反差特别大的东西,比如一个塑料玩偶,一根香蕉。
英国艺术家达明恩·赫斯特曾把一条鲨鱼浸泡在福尔马林里做成一件艺术品,取名为《生者对死者的无动于衷》。2004年,他把这件作品拿到纽约拍卖。虽然作品的名称很文艺,但事实上它就是一条烂鱼。由于防腐做得不是很好,鱼体逐渐腐烂,鱼皮严重皱褶,颜色变得铁青,一片鱼鳍还掉了下来,鱼缸里的福尔马林也变得浑浊。不过这一切并不影响拍卖结果,一个名叫科恩的金融家愉快地花了1200万美元买下了这条烂鱼。
这条鲨鱼就是地位商品。以12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一条烂鱼,这足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并且这些钱对科恩这个金融家来说算不了什么,据说他当时的身家有40亿美元,这条死鱼大约花了他5天的收入,而它也向所有的金融客户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同样,“拉布布”的拍卖结果是,锚定效应让人们把“拉布布”和百万元的价格捆绑在了一起,“拉布布”的运营方泡泡玛特公司成为大赢家。而买走4500万元香蕉的是一位加密货币富豪,他也用这种方式向自己的客户展示了实力,事件带来的全球关注度,足够他赚回这点钱。
富豪并不为自己的支出感到惋惜,倒是让艺术家们感到困惑。对于自己的作品,也就是那条拍出了1200万美元的鲨鱼,达明恩·赫斯特的心情有点复杂:“我真的愿意相信艺术比金钱更有力量,但这只是艺术家的浪漫想法。”
事实上,拍卖中的天价并非反映了拍卖品的价值,而是体现了买家的满意度。买家的满意度也不来自拍卖品本身,而是来自它的炫耀性价格,经济学家也把这种拍卖中的疯狂现象称作“凡勃伦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