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火炉”之称的长沙城里的夏天是很难熬的。很多住在街上的居民就将一间临街的房对外开放,摆上一个茶摊。十几只大大小小的玻璃杯,每只杯子顶上盖一块玻璃挡灰。大杯收两分钱,小杯收一分钱。杯子里的茶水颜色都特别好看,常令我想入非非。后来我才知道那些茶水都是用比较老一点的茶叶熬出来的,嫩茶叶不上色,成本也太高。不过老茶叶大概也别有风味吧。反正看上去是很不错的。
我每天经过那几条街去上学,所以将那五六家茶摊的风格搞得清清楚楚。有一家风格较粗犷,大杯茶占多数,茶水的颜色近乎红棕色了,应该是特别好喝吧。两分钱那么一大杯,我喝得了吗?日头顶上照,身上出着汗,真想喝那大杯茶啊,可惜我没钱,只能饱饱眼福。有时碰上路人去喝大杯茶了,我就想看看他们能不能一口气喝完。当然,他们全都一口气喝完了。这都是些渴极了的路人,有的还提着大包小包,是外地客。
还有一家茶摊的茶显得文雅,装在小玻璃杯里,色泽也没有那么粗犷,而是淡淡的黄色。在这家茶摊喝茶的大都是女生,她们叽叽喳喳地站在马路边,喝完了就走了。这时摊主就走出来,收起那些一分的硬币,将玻璃杯拿进去洗。我打量摊主,在心里猜测着,他一天下来能收到几角钱?他当然收不到多少钱,可这是他一家人生活费的一部分。
虽然没有钱喝茶,但我很喜欢这些茶摊。玻璃杯里的茶水的清凉之气感染到我,让我在酷热的包围中得到缓解,产生遐想。那时在家里我们都是喝凉开水,只能偶尔喝到一杯真正的清茶,一般是绿茶。那对我来说就是最高级的享受了。我不知道街上的这些茶水好不好喝,但我愿意将它们想成解渴的、冰凉的琼浆。正因为这个念头的萦绕,所以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观察那几家茶摊,就仿佛它们是我的老朋友一样。即使是哪一家换了新茶杯,也逃不过我的目光。
有一天,摆着大杯茶的那家茶摊消失了。那间房的门关得紧紧的。难道他们搬家了吗?还是他们找到了另外的赚钱的门路,不再靠摆茶摊赚取生活费了?在我的印象中,这一家的生意是比另外几家都要好的。在暑气浓浓的夏天,愿意喝大杯茶的路人要多一些。这样,每个顾客可收取两分钱,而不是一分。我该有多么失望啊。大杯茶突然就消失了,我在上学的路上也就没法饱眼福了。没有大杯茶的路途是多么枯燥无味,又是多么酷热。幸亏还有小杯茶的摊子,它们满足着那些女生们的嗜好。女生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微微带点炫耀的意味。我低头快走,我不属于她们的行列,因为没有钱。
过了好几年之后,我已经长大了,我的生活也比从前好多了。有一回,我忽发奇想地用两分钱买了街边的大杯茶。这不是从前的那个茶摊子了,但茶的味道是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