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老祖宗传下来的话,被写进了春联,写进了歌,也刻进了每个中国人心里。中国人有家国天下的担当意识,家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怎样才能做到“家和”呢?古人有云:“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这里是讲,在传统的父系社会中,父亲要有责任与担当、爱家人。这样,母亲才能心神宁静,有心顾家教子。如此,夫妻和谐,孩子才有安全感,才会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如今,社会发展了,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也有一些改变,但国人对于家庭和睦的心愿没有变,人们更是找到了“家和”之根本——学习。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大学》中就提出人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而这一切的根本即在“修身”,或者可理解为我们今天讲的学习。一个勤于学习、乐于学习的家庭,不可能不和睦,不可能不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