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象“耕”新 春小麦播种忙

  武清区完成春小麦播种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黄金期,武清区各镇街抓住气温回升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抢播小麦,打响打好春播“第一仗”,沃野平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在泗村店镇太子务村,农户正将春小麦种子和肥料,按比例放进播种机,农机手驾驶施肥播种一体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播种、施肥、覆土、平整等工序一气呵成,轰鸣的机器声和忙碌的身影,共同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

  “现在是春耕的好时机,我种了160亩春小麦,提前就备好了种子和农资,今年种的还是津强11,这一品种产量高、耐旱、耐盐碱、抗病好,每亩地可以出1000斤左右,再加上机械化作业,播得又匀又齐,出苗肯定好,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种植户李振生介绍说。

  正值春耕黄金时期,农民们纷纷购买种子、化肥等涉农物资,准备今年的生产。一袋袋化肥、种子从库房运到田间地头,奏响全年丰收的序曲。据了解,目前全区农资价格市场运行平稳,主要农资价格稳中有降,降幅在1至2成左右。春耕生产所需各类籽种、农膜、化肥、农药等主要农资储备充足,价格稳定。

  据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计划播种春季农作物春小麦1万亩、春玉米17.5万亩、鲜食玉米2.5万亩、水稻3.6万亩、大豆0.5万亩,截至目前,春小麦播种工作已完成。去年全区冬小麦播种面积47万亩,目前已安全越冬,预计3月中旬返青,3月下旬开始春季肥水管理。

  丁平三播下1800余亩春小麦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在丁平三(北辰区双口镇前丁庄村、后丁庄村和平安庄村)高标准农田上,一台台播种机来回穿梭,随着松软的土壤被翻起,一粒粒麦种在新土“安家”。“年前我们播种了2200余亩冬小麦,通过适时浇灌、细心养护,长势喜人。这次春播将种下1800余亩春小麦,选用抗性强、易栽培、品质优的良种,每亩产量预计能达到500到600公斤。”天津市睿熙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斌表示,“这期间我们也将持续做好田间管理,为4、5月份播种早玉米和红薯做足准备。”

  据了解,丁平三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万亩,可耕种面积达8000亩,实行节水灌溉一体化新技术,并引进专业种植合作社,确保科学种植、管护,推动良种、良田深度融合。

  去年以来,丁平三片区组织实施了水系连通工程,通过沟渠的疏通连接,为农田灌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有效改善了水利条件,优化了农业生产环境,保障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

  近年来,双口镇规划打造丁平三现代农业片区,以万亩高标准农田为主体,以“德瑞特”科研育种基地等农业科技企业为龙头,持续拓宽发展渠道、激活产业优势,着力构建“连村成片、集群成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擦亮了一张科技智慧、绿色生态、高质高效、农民增收的“金色”名片。

  本报记者 张珊珊 苗娜

  图片由北辰区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津
   第04版:天津
   第05版:今特稿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中国
   第09版:世界
   第10版:世界
   第11版:现场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服务
   第14版:文化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津沽
   第20版:读者来信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家春秋
扣肉香辣虾 坐高铁能吃“席”
万象“耕”新 春小麦播种忙
反对浪费 问卷调查
无人机科普进社区
城管进社区普及燃气使用常识
撤销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