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史资料的网络旧书平台上,检索著名作家、诗人高占祥1985年9月出版的文苑论谈《浇花集》,会发现多家网店出售的该书都有天津著名京韵大鼓演员骆玉笙签名钦印。高占祥、骆玉笙二位是老朋友,骆老为什么给那么多书签名?这里面有个小故事。
骆老唱了一辈子京韵大鼓,将这门艺术视若生命,不光自己一直演唱,还极为重视培养第二代、第三代演唱和伴奏接班人。1986年6月17日至22日,吉林省戏校曲艺科毕业生来津汇报演出,这批孩子是骆老长春徒弟姜美艳的学生。骆老曾多次专程赴长春传艺,指导姜美艳师生。如今这帮孩子毕业成才了,骆老十分开心,不仅场场不落给他们“把场”,在报纸上发文对他们寄予鼓舞与期望,还主动提出自己也参加演出,并让该校几位伴奏员为其伴奏。此举不仅鼓舞了初登舞台的曲艺新人,也使广大观众深受感动,在津演出气氛十分热烈。
天津演出结束后,已然73岁高龄、满头白发的骆老不顾年迈体弱,又于24日、25日亲自带队赴京汇报演出,仍然和孩子们同台献艺。一场《重整河山待后生》完美配合、演绎,不足三分钟的唱,竟然赢得首都观众十三次掌声。当晚,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观看了演出,为骆老老骥伏枥、提携新人的精神深深打动,散场后把自己新出版的《浇花集》写了赠言,送给骆老。
骆老回津后,细读此书,从中悟到“众人浇花花更红”的道理,她即刻用此前获得的“鲁迅文艺奖”奖金,从书店购买了一百本该书,分赠给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天津市曲艺团等单位以及她的伴奏弦师、徒弟等。她说:“《浇花集》写出了我的心愿!愿咱们大家都从书中受到鼓舞与启发,做曲艺百花园中的‘浇花人’,培养好我们的接班人。我也愿做一名园丁。”
此后,骆老更加关心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的工作,除经常到校为学生讲课外,还破例在家中为演唱京韵大鼓的学员进行细致的辅导。如今,她当年培养的小后生,早已成为舞台上的中流砥柱和曲艺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