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押韵的问题

叶嘉莹讲 宋文彬整理

  按照唯物论的说法,外表、形式、环境都可以影响内容,所以,词由于它外在的特点,自然在内容和情意方面造成了一种与诗的内容和情意不完全一样的东西,它显得更幽微、更纤细。

  我曾经说过,诗词曲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它们都讲平仄、都押韵。现在我们知道了,在相同之中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都讲究平仄,可是格律是不一样的;都押韵,可是押韵的方法也不一样;都有顿挫的韵律,可是这个顿挫的韵律也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还要补充说明一点关于押韵的问题。就说诗,在诗里面这个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声是分别押韵的。什么叫“四声分别押韵”呢?就是说,如果你现在用的是平声,那么你押的韵都是平声。如果你用的是上声,那么你押的韵都是上声。我还是用诗作为例证来讲解。

  我们以前举过诗里面换韵的例证,就是《长恨歌》,因为一般说起来,中国的诗都是长篇的诗中间才需要换韵。如果是短诗,只有四句,大概都是不需要换韵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国”字是入声、“得”字也是入声、“识”字也是入声,“成”字是不押韵的。韵脚都是入声。后面有换韵,比如说后面有一段,“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摇”是平声、“宵”是平声、“朝”也是平声,“起”字不押韵。所以诗的押韵,有平声和入声的分别。

  我们再举一个例证。比如李商隐也有几首很长的诗。他有四首诗,题名叫作《燕台》,一共是四首。它中间有这样的句子,“冻壁霜华交隐起,芳根中断香心死。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我曾经说过,诗词曲都是抒情的文学,要把抽象的感情用一种比较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李商隐的这几句诗就是把抽象的感情用一种比较具体的形象来表现。“冻壁霜华交隐起”,“起”是一个韵字;“芳根中断香心死”,“死”是一个韵字;“浪乘画舸忆蟾蜍”,“蜍”字不押韵;“月娥未必婵娟子”,“子”是一个韵字。所以“起”“死”“子”是押韵的。“起”是第三声,是上声,“死”也是第三声,是上声,“子”也是第三声,也是上声。

  人文经典

  诗词曲漫谈之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特稿
   第03版:特稿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城事
   第09版:天下
   第10版:天下
   第11版:社会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文娱
   第14版:服务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
   第20版:专刊
   第21版:一周热点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天津卫
江上数峰青
言系祸福
小 鸡
与尧舜有关的地名
微书评
关于押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