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诈盯上未成年人
孩子和家长如何防范?

  “加我微信,免费领皮肤。”“我是明星助理,完成任务就能获得与明星视频通话机会一次!”“不听话,小心把你抓到监狱去。”近期,暑期针对小学、初中阶段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时有发生,此类诈骗有哪些常见的套路?如何防范?天津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民警给青少年和家长支招。

  案例:

  近日,初中生冯某在小红书App上看到明星免费送签名的活动,冯某加入QQ群参加该活动,后群内有自称是警察的QQ号添加自己,以网络安全为由要求冯某修改支付密码,冯某按照对方指令操作,通过云闪付扫码转账4999元。

  无独有偶,小学生回某通过游戏认识一名网友,因为他想要购买游戏钻石,便通过腾讯会议联系了这位网友,按照对方提示,回某下载了一款软件并操作了共享屏幕的功能,转账1.4万余元后,回某发现被骗。

  青少年防范方法:

  天津刑侦总队民警提示,一定要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谨慎加入陌生的群组,不要轻信他人。若有人以“群主涉案”“配合调查”“泄密需自证”等理由,要求添加“律师”“警官”并转账,一律是骗局,坚决不要信,也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与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住址、手机号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支付宝账号以及密码等。切忌贪小便宜,不要相信互联网上随便弹出的“免费装备”“低价游戏”等窗口信息,这往往是骗子的诱饵。

  家长防范方法:

  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尽量不设置免密支付,以免其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要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合理使用互联网,防止网络沉迷;同时,教育孩子保护个人隐私,不要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对于常见的网络诈骗,要提醒孩子,为其更新网络“防火墙”。

  记者 张艳 通讯员 李嘉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天下
   第08版:社会
   第09版:法治
   第10版:文娱
   第11版:一周评谈
   第12版:服务
   第13版:副刊
   第14版:副刊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轻信“网友” 掉入“线下交钱”局
街边景观花卉 拔了两株带回家?
电诈盯上未成年人孩子和家长如何防范?
网吧电竞键盘被盗警方跨省抓获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