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载

养命之方

名医解读李东垣脾胃论
罗大伦 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十五、脾胃虚弱分虚中有寒、虚中有热(2)

  接上文,向阳虚方向发展的人,是因为您的正气不足,外边的邪气容易影响您,比如受点寒邪;也有体内正气不足以后,慢慢地津液也损失了,导致阴虚,外边的热邪就特别容易影响您。

  所以我一直在讲,您体内的状态和外边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

  有的人经常说:“我到晚上睡觉,胳膊、腿都要伸到被子外边,感觉烦、热。”还有人说:“我脾虚,喝水就想喝凉的,觉得舒服。”还有人说:“虽然我的脾胃不足,但是我心烦,总感觉心里有火似的。”

  所以,这个病例也很典型,罗天益把阳虚、阴虚两方面都写出来了。这时候怎么治呢?

  罗天益摸他的脉,脉有点浮,跳得很快,但是重按无力,说明这个人正气不足。罗天益就说,“这一定要补虚。”

  到底该怎么补虚呢?下边的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先灸中脘穴,中脘穴提升胃气,使得清气上行。然后灸气海穴,以生发元气,元气出来以后,百脉才能得到滋养,才能长肌肉。接着灸足三里,足三里“为胃之合穴,亦助胃气”。

  脾胃功能增强以后,就能够升清降浊,脾升胃降,所以上边的热能往下走。我们经常讲,体内的气机是圆圈状运转的,只有脾气升胃气降,上边的热往下走,下边的肾经才不会过于寒冷,就会变得温暖一些。然后肾水上炎到心,心经不至于太热。

  当气机能够升降,脾胃的枢纽能运转的时候,这人才能恢复正常。

  罗天益取的三个穴位布局很有意思,上边是中脘,中间是气海,下边是足三里,有上有下,中间有枢纽,所以有升有降。

  为什么要先艾灸呢?这就是罗天益高明的地方。罗天益从张元素、李东垣那学来了脾胃学说,他也在成长,他怎么成长的呢?

  因为他是太医院的御医,能接触到很多高手,比如说有一位叫窦汉卿的针灸大师,他的著作到现在我们还在流传呢。罗天益跟窦汉卿是太医院的同事,于是他就向窦汉卿请教针灸穴位方法。作为李东垣的弟子,他当时已经是御医了,地位很高了,但针灸他不太擅长,碰到同事是大师,就向人家虚心学习。在罗天益的书里面,有很多向别人请教问题,然后两个人联合治病的例子。所以,罗天益治病是开药和穴位调理一起上,针灸和艾灸调理一起上,这是高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画记~~~
~~~
●网络新词语~~~
~~~
连载~~~
连载~~~名医解读李东垣脾胃论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城事
   第09版:天下
   第10版:社会
   第11版:文娱
   第12版:服务
   第13版:副刊
   第14版:副刊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梳痕千年
夏天某日
叠叠乐穿搭
启 事
客居深山
养命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