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一期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南极地区海底蕴藏的甲烷正以“惊人速度”渗出。研究人员仅在南太平洋南部深入南极洲的罗斯海浅水区域就发现40多个新的甲烷渗出点,担心当前流行的气候模型可能低估未来全球变暖程度。
地球科学组织网站10日介绍,研究人员经由声学传感器、遥控车辆以及潜水员在罗斯海大约5米至240米深处多处取样,发现有40多个新的甲烷渗出点。其中绝大多数渗出点所在区域先前被多次调查过,说明它们形成时间不久,而短期内出现如此多渗出点表明这片区域甲烷释放方式可能发生了“根本变化”。
甲烷在全球海底已存在千百万年,数量巨大。这种无色无味的温室气体可经由海底裂缝逸出,经常以气泡流形式一路直上,抵达海面。论文第一作者、新西兰地球科学组织海洋学家萨拉·西布鲁克说,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海底甲烷渗出的情况,但此前在南极地区确认存在的活跃渗出点仅有一处。研究人员去年开展这项研究时,起初想看那处渗出点是否仍在,没想到“发现新增了几十处”。
研究人员指出,甲烷进入大气后在头20年吸收的热量是二氧化碳的80倍左右。从海底渗出的甲烷可能会迅速进入大气,从而加剧全球变暖趋势,而目前许多预测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还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
新华社专特稿 王鑫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