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音乐学院师生首次携歌剧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歌剧《同心结》沪上绽放艺术之光

  本月11日和12日,天津音乐学院创排的民族歌剧《同心结》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舞台。该剧由天津音乐学院院长、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领衔,天津音乐学院两百余名师生联袂呈现,全剧以抗美援朝为时代背景,表达礼赞英雄的主题。演员精湛而饱含深情的表演,深深叩击着每一位观众的心弦,也让经典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作为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的经典,《同心结》原作诞生于1981年,由田川、任萍编剧,黄庆和、王云之、刘易民作曲。2023年,王宏伟带领天津音乐学院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创造性重塑,为作品注入了鲜明的时代气息。两天的演出中,《同心结》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体验:乐队与表演区域创新融合,打破了传统的观演边界,营造出沉浸式的艺术氛围。主题曲《同心结》以及《抬头仰望夜黑的天》等经典唱段,在保留浓郁民族韵味的同时,也契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在艺术处理上,王宏伟精彩的演绎使黄继光这位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剧终,在志愿军战士们的凝望中,黄继光从光芒中缓缓走来,与母亲遥相对望,这一充满诗意的创新,让革命英雄主义焕发出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力量。

  “能够直观感受乐队在剧情推进中的即时反应,这样的舞台设计独具匠心,”一位观众在幕间感慨道,“音乐不再是背景,而是化作‘会说话的演员’,与舞台表演相得益彰,感染力更强。”演出落幕,上海音乐学院一位青年教师动情地说:“《同心结》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天音师生专业的演绎与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那种跨越时代的精神传承,尤其震撼心灵。”

  此次《同心结》赴沪参加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天津音乐学院首次携歌剧作品登上这一国际艺术盛会的舞台。作为第三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申报剧目,不仅展现了天津音乐学院在民族歌剧创作领域的丰硕成果,更架起了连接京沪两地的艺术桥梁,实现了深层次的文化共鸣。此次上海之行,也正式拉开了《同心结》新一轮全国巡演的序幕。

  王宏伟表示:“《同心结》的创造性复排,正是对‘守正创新’这一艺术规律的最佳诠释,我们守的是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创的是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表达。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让传统在新时代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

  记者了解到,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艺术节虽未正式开幕,却已未演先热,包括《同心结》在内的多台国内外艺术佳作陆续上演。本届艺术节将通过“艺享全球”舞台演出、“艺聚百家”国际对话等八大板块活动,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500余项,共计1200余场。11月8日、9日,由天津人艺倾力打造的话剧《大饭店》也将重磅亮相艺术节。记者 王轶斐

  图片由天津音乐学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天下
   第08版:天下
   第09版:法治
   第10版:社会
   第11版:文娱
   第12版:服务
   第13版:副刊
   第14版:副刊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歌剧《同心结》沪上绽放艺术之光
被评“系列最佳” 《志愿军:浴血和平》热映
“周日音乐下午茶” 秋日感受美妙“木之音”
明晚开播 《猎豹》展现特战军人淬火蜕变
《去“湘”当有味的地方3》 探访“马王堆宴席上的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