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导游小薛:盼着老家那口酸菜饺子

  薛健在装饰天津的小家

  薛健  在津销售、导游

  40岁  哈尔滨市巴彦县人

  

  坐绿皮车睡一宿就到

  40岁的薛健是天津一家旅行社销售、导游,他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出游,早在1月初就开始预订了,现在零星的是加人或者临时有事又去不了的。”他说自己会竭尽全力解决这些需求,“不管是出行还是留在家,因为是‘春节’,大家都希望顺顺利利。”今年,薛健也顺利地提前买到了回家的车票,“我还是选择‘绿皮车’,从天津站上车,睡一宿就能到家门口了。”

  抢票是年前最大的私事

  昨天是小年,薛健按照计划拜访一些旅行社客户,联络联络感情。一圈下来,听到大家最多的询问就是:“薛,今年回家吗?”“回!大年二十八走。”回答中,声音都听得出欣喜。

  薛健的老家在哈尔滨市巴彦县的兴隆镇,2008年时,他就来到天津从事旅游行业。旅游市场的起伏变幻,也曾让他出现过迷茫,“业务最清淡的时候,我几乎每晚在海河边唱歌。”一晚上下来,不过二三十元的“收入”,有时候甚至没有观众,“就是为了打发时间。”

  一个人在天津打拼,薛健常常是几年才回一次兴隆老家。“要选高铁的话,得先坐7个来小时到哈尔滨,然后再倒绿皮车到镇上。”还不如绿皮车“痛快”,几次铁路网线调图,他下午3点来钟从天津站上车,“卧铺睡一宿,中午就能到站,再打个车,十来分钟就到家了。”在他看来,火车咣当咣当的声响节奏,在冬日里,甚至比平时唱的那些歌旋律还动听。

  定好闹钟、空出时间,就在车票发售的那一刻点击按键,“我把平时回复客户的劲头儿都拿出来了。”他开玩笑地说,如果决定回家过年,抢票是年前最大的私事了。

  最想念热乎大火炕

  因为父亲住到了廊坊,薛健回老家的次数就更少了。今年,他要代表父亲回去一趟。

  “我把年货都提前快递回去了,取了一些现金给姑姑、叔叔家孩子们压岁钱。”薛健专门给姑姑打了电话说回去,就听得姑姑乐着喊:“你爱吃酸菜饺子,每年都给你预备着呢,敞开吃。”薛健听着姑姑的回答,“那一瞬间,心里热乎乎的。”在他看来,乡愁的具象就是从小最吃得惯的那一口,“最馋的那一口,尤其是过年的氛围。”

  家乡白天-20℃,晚上-30℃,露天的冻梨、冻苹果、冰棍凉丝丝的馋人。心心念念的是晚上,大火炕把热温都集中在了被窝里,恨不得过年就赖在大火炕上不起,又怕耽误了各种老家味道,“每次回老家,就觉得时间飞快。”和记者说了回家的向往,薛健也感慨去年行业内“太卷了”,信息大爆发,各个平台都在推和旅游相关的内容,让旅行社“信息差”优势越来越小,“期待今年有个突破吧”。

  在天津的小家,上周末已经打扫利索,回老家带着的行李都收拾齐备,“回家过年,拎包就走。”薛健的过年之旅,将在1月27日下午3点32分启程。  

  文/摄 本报记者 单炜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津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中国
   第09版:世界
   第10版:法治
   第11版:社会
   第12版:服务
   第13版:服务
   第14版:文化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读吧
   第20版:房地产周刊
   第21版:房地产周刊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小作文
过年!回家!
导游小薛:盼着老家那口酸菜饺子
农民工陈智:拿到回家车票那刻最安心
养老院里过非遗小年
新春“有礼市集”开张
给失独老人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