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62名工人 300余万元工资

及时成功“讨”回 并发放完毕

  “法官,我们的工资什么时候能要回来,眼看就要过年了。”一双双期望的眼神,看着津南法院的法官。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追溯至2023年年中,62名工人分别向津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津南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某公司支付工人们自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份的工资。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由该公司支付工人工资300余万元。调解文书生效后,该公司未按照协议履行。2024年年初,62名工人向津南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4年3月,因案件涉及众多工人工资,执行法官们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前往案涉公司调查其财产状况。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公司厂房内尚存有大量机器设备和半成品、原材料,执行法官们多次前往厂房,悉数清点、查封厂房内财产,并前往不动产登记机关查封了被执行人名下厂房。

  一边是公司停产,工资难发,工人们急切地希望法院马上对被执行人名下厂房以及设备进行司法拍卖;另一边是厂房拍卖困难重重。

  “公司资金链出现了问题,这么多员工拿不到工资,我们也着急。现在我们正千方百计联系买家,变卖厂房,希望法院再给我们一些时间。”公司负责人承诺道。

  在执行法官们的沟通协调下,工人们也愿意等上一段时间。但是一晃几个月过去了,直到2024年6月,公司变卖厂房仍然没有结果。

  鉴于被执行人自行处置财产迟迟没有结果,执行法官们综合分析案情后决定启动厂房和设备的拍卖工作。“原以为首次拍卖的厂房会因众多不利因素而流拍,没想到竞拍成交了。”执行法官高兴地说道,“这下工人们的工资有着落了!”

  为了更便捷地发放欠款,执行法官们制作了填空式的汇款信息模板,指导工人们进行填写,法院在汇总收款信息后再由工人们签字确认,极大的减少汇款信息填写出错的情况。

  2025年1月初,终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62名工人300余万元工资被成功“讨”回并发放完毕。

  本报记者 常健 通讯员 黄茂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天津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中国
   第09版:世界
   第10版:法治
   第11版:社会
   第12版:服务
   第13版:服务
   第14版:文化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读吧
   第20版:房地产周刊
   第21版:房地产周刊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小作文
织“情网” 男主播骗走65万
怕“扣费” 老人险被诈200多万
及时成功“讨”回 并发放完毕
作案20余起 被抓回
院内起大火 终扑灭
四小时破获 偷车案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