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马上都快过年了,你到现在还不出摊?”“走走咱俩给她搬东西去。”“你不着急,俺都替你着急。”河南许昌市魏都区的城管人员一边说一边走进店里,把东西搬出来。店老板又惊又喜:“刚才喊我不知道咋回事,(原来)是叫我出摊哩。”近日,魏都区城管“督促”商户摆摊的视频走红,获得无数点赞。许昌市魏都区城管局主要负责人称,近几年,在中国传统节日,比如八月十五、春节前后,都会允许商户外摆,外摆范围只要不占用盲道、不影响通行就可以,目的就是想让商户多赚点钱。这两年魏都区城管在“变管理为更注重服务”,他们会站在商户角度,想办法让商户多赚点钱,把日子过好一点。
无独有偶,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执法人员挨家上门“喊”商户店外摆摊,商户在遵守“门前五包”规定前提下,可在店外摆摊。城管“督促”商户店外摆摊的做法,不仅令商户喜出望外,也大出网友的意料,与既有印象形成了巨大反差。多年来,城管与流动小贩以及临街商铺的矛盾对立,有如“猫鼠游戏”,驱赶与躲藏,处罚与哀求,暴力与反抗不时上演。不少照片和视频传到网上后激发众怒,为平息负面舆情,事件每每以个别素质差的城管人员受到处分而收场。然而,当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临街商铺出店摆摊堵占车辆和行人的必经之路时,舆论对他们讨生活的同情和廉价正义感顿时消散,一边痛斥“霸道”现象,一边又把愤怒集中到不作为的城管身上。城管里外不是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更是被妖魔化。
近些年,城市管理和执法也出过一些创新举措,比如,“围观执法”。城管通过肃立围观的方式来处理占道经营的商贩。没有言语冲突也无肢体冲突,主要通过现场的氛围让商贩自行纠正占道经营行为。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一度收获奇效,在无声的注视下,绝大多数小贩和商户会感到尴尬不适、招架不住,从而主动离开或整改。“围观执法”曾被舆论交口称赞,被认为是城管文明执法的体现。不过,路数玩多了,玩久了,也会失灵,碰到“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主,再怎么围观和注视也失去了威力。“围观执法”不灵,“比惨式执法”来了。城管执法遭遇商贩软性抵抗,商贩顺势倒下或跪下,这种道德绑架把执法者置于十分难堪的境地。可是,执法者会以彼之道还诸彼身,也顺势倒下或跪下,就能扳成平局,令道德绑架者无从绑架。比如,去年11月,四川乐山一老人占道卖菜,城管执法阻止占道,卖菜老人无奈下跪求饶,城管则单膝跪着,一边向围观群众解释投诉太多,劝说不听,一边扶老人起身。久经历练的网友对此评论道,不是谁老谁有理,谁弱谁有理。
在多年的“拉锯战”中,舆论也从简单地同情小贩和商户,一边倒地谴责城管,逐渐认识到平衡的重要性,而“城管催商户出摊”就较好地把握好了平衡。“这两年商户不容易,我们想转变理念,做服务型城管。商户能多赚钱,对我们也会更理解、更支持。”“过年该摆就摆,多挣点钱。”两地的管理者都认识到商贩和商户的不容易,同时都提到了让他们“多挣点钱”。服务型管理既能帮助商户增收,又能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能增加城市的烟火气。这种做法让商贩和商户感受到了温暖和支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也会一定程度上理解和配合管理者,从而缓解了城市管理的压力。
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管理,但服务型管理既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让管理更显温情,更添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