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市市区两级知识产权部门全部完成国家批准的6项示范区建设重点工程、64项具体任务,26条市级支持政策全部落地,提前半年完成国家建设任务。
自2023年5月国家批准滨海新区建设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以来,滨海新区单独设立区知识产权局,成为北方首个在管理机制上取得创新的城市。探索数据知识产权新领域、新业态保护规则,助力2家企业完成1000万元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实现“以‘数’换‘金’”。
本市建立了市级和新区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共获得4项国家试点支持,快速预审服务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能源5个重点产业的4900多家重点企业。新区保护中心服务扩围至天开高教科创园及28个科技园区,辐射7300多家科技企业;首创“订单+专家”企业保护服务模式,建立4个维权援助中心和20家保护工作站。新区开展“国外知识产权诉讼应对”等系列培训,辅导600多家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和产品出口“同步同行”。本报记者 穆德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