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兄弟双双中举

章用秀

  徐世昌和徐世光是亲兄弟。徐氏虽是官宦人家,但他们这一代,家境日衰,其父亲25岁去世那年,徐世昌六岁,徐世光四岁,他们是在母亲刘氏培养教育下长大的。为了支撑家庭的吃穿用度,刘氏先是做针线活,补贴家用;后来实在支撑不住,就变卖自己的珠宝首饰,直到家中已再无可变卖的器物。童年的这段苦难经历是徐氏兄弟一生的宝贵财富——他们后来一个做了民国总统,一个做了山东大员,与母亲刘氏早年的悉心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据说当年袁世凯在河南陈州闲居,办了两个文社,每天召集一帮文人雅士吟诗作对。偏巧当时徐世昌在淮宁县(今河南淮阳,属陈州管辖)担任文职,两人偶尔谋面,谈了几句时局,结果越谈越多,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竟然成了八拜之交。三年之后,顺天府乡试,徐氏兄弟因囊中羞涩,无法参加,这可愁坏了徐氏兄弟。危难关头,袁世凯大手一挥,奉上白银100两,解了两兄弟的燃眉之急。徐氏兄弟凭借袁世凯资助,得以顺利到顺天府应试,双双中举。

  徐氏本籍贯天津,兄弟二人离开政界后,均住在天津。徐世昌居津十七年,他整日在房内著书立说,写字画画。徐世光喜画梅,并做慈善事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老胡同素描~~~
●津门馆忆之广智馆寻纪~~~
~~~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津
   第04版:天津
   第05版:今特稿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中国
   第09版:世界
   第10版:世界
   第11版:现场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服务
   第14版:文化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津沽
   第20版:读者来信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家春秋
“瘦槐轩”轶事
学堂胡同
文字记录的讲解员风采
徐朴庵藏笺纸
兄弟双双中举
赠匾烧饼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