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是住在红桥区金领花园小区10号楼1层的业主。春节前,我家厨房的下水管道开始反臭,严重影响到我家的日常生活。之前我家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物业公司派人去负一层进行了管道清掏和冲洗,问题得到解决。这次我们也想按之前的方式进行处理,结果物业公司去现场后反馈说“修不了”,因为地下管道被人为“包”起来了。而我来到负一层发现,原本空无一物的地下空间突然“冒出”十多间“小房间”,我们这栋楼的一条主排水管道就被其中一间上锁的“小房间”包裹在其中。这些“小房间”是谁建的?这样做合法合规吗? 市民肖女士
负一层冒出好多“小房间”
接到市民反映问题后,记者来到红桥区三条石大街与河北大街交口的金领花园小区,这栋小区里都是高层建筑,肖女士所住的10号楼共28层。记者进入她家的厨房,马上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令人作呕。肖女士说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严重。
记者随后来到地下负一层,发现肖女士家这侧的主排水管道确实被一间上锁的“小房间”圈在其中,而类似的房间记者仅在10号楼地下就发现了16间。这些房间一间挨着一间,房门上都有编号,其中多数上锁,只有一间可以推开,记者进入后发现,此房间内堆积有一些杂物,房顶上有照明设施,地面铺有木地板,四周墙壁的材质不明但很薄,用手敲敲可以听到空空声,房间顶部有一个破洞,从洞口向里打量,可以看到一段管道。记者询问肖女士负一层原来是什么样的?肖女士说原来什么都没有,她听居委会工作人员说,这片空间原来应该是自行车库。至于这些“小房间”是谁建的?里面装的都是什么?肖女士表示不知情,她建议记者去问一下居委会或物业公司。
记者离开时,发现有人在负一层的显要位置悬挂有红色广告牌,上写“储藏车室咨询电话:176××××”。记者随后尝试拨打这个电话,但电话很快就被挂断了。
居委会负责人:涉租房者稳私
次日中午,记者在金领国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见到了一位居委会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年初五(2月2日)她就接到肖女士反映的问题了,她当时派网格员上门了解情况,网格员入户后反馈,问题属实。“然后我就联系了小区的物业经理,物业经理说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只能去负一层清掏,因为那里留有专门的清掏口,但他们现在进不去那个房间。”居委会负责人说,小区的原始开发商叫天津泰达广洋置业有限公司,后来听说这家公司内部变化很大,法人变更过好几次,这些“小房间”都是在2023年由开发商建的,建好后开发商将这些“小房间”对外出租,记者看到的那些红色广告牌就是这些“小房间”的招租广告。
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物业工作人员先后联系了开发商,要求他们过来看看或提供一下租房者信息,好方便开展维修工作,但开发商方面给出的答复是:“有事过了正月十六再说”“租房者信息涉及隐私不能提供”。
“我们也很着急,但开发商不提供联系方式,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初开发商建这些“小房间”时,就有居民提出过反对意见。
建“小房间”处应该是自行车库
离开居委会,记者来到小区物业公司,见到了一位物业经理。据这位物业经理介绍,他们是2017年接手的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接手之后不久,他们就发现小区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多数高层住宅的地下空间存在搭建库房存货的情况。“因为我们小区离‘大胡同’特别近,有些业主就在‘大胡同’里经商,后来他们将货存在小区地下。2018年,当时的开发商和物业共同出资,街道办和居委会共同努力,将地下搭建的库房全部拆除了。”物业经理说,“2021年时,开发商公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听说是被人收购了,当时地下车库的产权也一并被人收走了。”
2023年初,新开发商开始在地下搭建“小房间”,同时在小区内打广告,以1.5万元至6.7万元的价格出租这些“小房间”的使用权,当时他们管这些“小房间”叫“精装储藏间”。“我们发现部分新建的‘小房间’将楼内部分排水管道和供热管道也圈进去了,当时就将情况上报给居委会,居委会又上报给街道办,后来针对此事还开过不止一次‘吹哨会’。”物业经理说,很多居民对此反映强烈,但后来听说开发商拿出产权证,说小区负一层的地下空间是他们的,他们可以盖这些“小房间”。
随后这位物业经理带记者再次走入小区的地下空间,记者看到几乎每栋楼的负一层都有同样的“小房间”,有的“小房间”内已经被人安装了楼梯搭起了“二层”。记者在负一层正好遇到两位居民,他们告诉记者,之前他们也曾反映过此事,觉得现状存在很大的安全和消防隐患。
回到小区物业办公室,物业经理向记者出示了小区各楼栋的规划图纸,在图纸上,开发商搭建“小房间”的位置,明确写明“自行车库”。能在“自行车库”建“小房间”吗?这位物业经理说不上来,但他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派人数了一下,这种“小房间”一共建了95间,除了小区4号楼和12号楼地下没有外,其余楼栋下面都有。谁租的?里面是住人还是存货?如果是存货,存的什么货?他们一概不知。另外,这位物业经理坦言,搭建“小房间”的位置没有喷淋器,没有烟感器,也没有排风设备,万一起火,除非烟雾顺电梯井飘到一楼,否则他们的消防中控设备是根本察觉不到的。
三条石街道办:多次协调未果
离开小区,记者又来到红桥区三条石街道办,该街公共管理办公室及公共安全办公室两位负责人接待了记者。该街公管办负责人表示,接到肖女士求助后,他代表街道办也跟开发商联系过,对方给出同样的答复:正月十六(2月13日)之后再说,租客信息不提供。“当时带着派出所的民警一起去过现场,我们说不行就先破门,不能影响居民过年,希望民警能够做个见证,但民警说无法可依没法做见证,我们最后只能作罢。”该街公管办负责人说。
三条石街公安办负责人告诉记者,2023年接到居民反映此事,随后他们要求开发商提供房产证及产权信息,经过核对图纸,开发商搭建“小房间”的位置原来的规划是自行车库。他们约谈开发商,开发商口头称他们也是建自行车库,他们搭建成一间间单独的“小房间”后打算对外出租。“以这次肖女士反映的10号楼为例,开发商提供的房地证上写明负一层的设计用途是居住,但规划图纸上写的却是自行车库。我们也不知道他这样做是否合规,然后我们就利用‘吹哨’报到机制,把区住建委执法队、区消防救援支队、区人防办、区司法局等相关部门都召集到街里开了一次会。”三条石街公安办负责人说,当时各个部门没有形成统一说法,其中住建委的工作人员说开发商这种行为属于装修,没有报审报备,会后住建委的工作人员又去现场看了一下,当场就叫停了相关施工,要求施工方去住建委补手续。
“之后我又向住建委追问过两次此事,第一次是开完会没多久,对方说施工方过来补手续了,但带的材料不全,让他们回去补材料。第二次是开发商之后开始复工,我又打电话问住建委执法队有没有强制手段,对方说没有。同时跟我说,相关装修施工不报备也行。”三条石街公安办负责人说,专业部门没给出明确答复,他们也不敢叫停施工,他们担心“乱作为”造成施工受到影响,属地街道办也有连带责任。
“我们也问了消防部门,消防部门当时给出的说法是相关消防审批工作由区住建部门负责。还问了区规资部门,他们给出的说法是小区通过规划设计验收后,就没有规划部门的事了。我也问过街里的执法队,执法队给出的说法是开发商有产权,开发商的这种行为属于在自己产权范围内装修,所以无法确定其是违建。”三条石街公安办负责人说,当时开会是想和各部门商量一下对策,结果一无所获。
相关部门无法确认开发商搭建“小房间”的行为本身是否合规,那这些“小房间”可以将整栋楼的公共管道包裹起来吗?三条石街公管办负责人说他咨询过区住建委的物业管理部门,物业管理部门回复说没有明确法条规定不能将相关公用管道包进自己的区域。
两位负责人说,目前他们只能要求产权单位,也就是开发商配合提供一下租户信息,好让小区物业抓紧维修,不要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关于居民担心的安全问题,他们也只能向产权单位提出要求,让他们对现状加强管理,确保没有人存放易燃易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