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最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宣布从今年6月1日起实施,新修改的《快递暂行条例》填补了快递业绿色发展方面的制度空白。修订后的《快递暂行条例》,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鼓励快递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的同时,针对绿色包装成本高的问题,规定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支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生产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快递包装。
新规实施后,全国快递包装面临“减负瘦身”。今后,我们收到的快递盒可能更结实、更环保,拆完还能换积分省钱,这项涉及14亿人日常生活的政策,将直接改变人们的网购体验。
本次《决定》“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使用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物。”新增的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完善综合性支持政策,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新增的第三十九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在保障快递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快递包装方式和包装结构设计,节约使用包装物。
新《决定》还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按照规定制定、实施快递包装操作规范或者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制度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新规明确要求快递企业必须使用可降解塑料袋、重复利用纸箱,禁止层层过度包装,违者最高罚款2万元。这意味着未来快递包装会更“扛造”,比如用结实材料替代泡沫填充物,包裹轻了但更耐摔,快递破损问题有望缓解。同时,菜鸟驿站、快递柜旁必须设包装回收箱,市民送回旧纸箱寄件可直接打折,甚至攒积分换优惠,相当于“寄快递能省钱”。
数据显示,我国年快递量已突破1750亿件,相当于每人每年收120个包裹。此次新规首次以法律形式要求企业推广“原装直发”(商品出厂直接发货),减少二次包装,并强制电商、快递联手用环保材料。
6月1日起,快递将更轻便、更安全,拆完的纸箱也不再是“累赘”。政策落地后,快递公司若再偷偷用非环保材料,消费者可直接投诉索赔。
记者 张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