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丽君:不同寻常的“顶流”

  2024年12月21日,首届“电影中国”戏曲电影大展中,越剧女演员陈丽君凭借《新龙门客栈》贾廷一角荣获“最佳男主角”。早在2023年,她就凭此剧此角色走红,火遍全国。陈丽君饰演的玉面修罗贾廷,折扇遮面邪魅一笑,玉立身段犀利眼神,百万“粉丝”连夜向她与越剧袭来。

  作为一名“90后”,陈丽君身上有新时代越剧演员的青春和锐气。她勇敢、执着,参加综艺《乘风2024》的消息公布后,质疑声渐起。陈丽君发了长微博:戏曲需要传承,更需要传播;传统需要守护,也需要突破;人生,既要稳扎稳打,也要勇敢超越……

  她说:“我说什么不重要,就让时间去证明吧!”

  不被定义的力量

  《乘风2024》初舞台播出,陈丽君以“断层式”人气横扫热搜,成为节目开播以来最受关注的选手之一。初舞台的曲目,陈丽君选择了《天命》。这本是一首男女对唱的国风歌曲,讲述了花木兰打破世俗战沙场、孙悟空逆天改命斗苍穹的故事。陈丽君一袭红妆,眉心花钿,一人唱两角,融合越剧唱腔与剑舞身段,一张犀利眼神的动图传遍网络。

  “这两人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英雄人物,他们有力量、有勇气,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不被定义的。”陈丽君说。在参加《乘风2024》之前,陈丽君反复跟导演组确认:“是能让我展示越剧的吧?是能让我在歌曲里融入越剧的吧?是会有机会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我们戏曲的吧?”

  传统与流行的融合绝非易事,尤其对一个唱念做打近20年,表演习惯早已深入骨髓的专业演员而言。对陈丽君来说,流行音乐会听但几乎不唱。陈丽君说:“我已经习惯了戏曲的鼓板,我们的三大件都是‘噔噔噔’的节奏方式,和流行音乐的主旋律非常不同。”

  唱是难题,跳也亦然。从个人表演到团队配合,从古典身段到现代舞感,陈丽君摸索了许久。到了第二次公演,陈丽君与萨顶顶、柳岩、陈昊宇等人共同演绎《溯》,她的唱腔变了,舞蹈顺了,一个蒙眼飞跃的动作令人印象深刻。融合,首先是要跳出舒适圈,陈丽君迈出了第一步。

  从“不像”到“不一样”

  陈丽君的大火,始于浙江小城里的越剧之光。她的家乡嵊州,是中国越剧发源地。上小学时,她的音乐老师总爱在上课时播放一段越剧,那是她最早的艺术启蒙。

  13岁那年,她下定决心学习越剧,父母并不支持,告诉她:“学戏很苦,你不会后悔吗?”“不会。”于是,陈丽君进入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练功房、教室、寝室,每天三点一线,一星期只有3小时外出时间。在老师眼中,她是个极能吃苦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强大的韧劲。

  陈丽君至今还能回想起小时候练功的场景。练习一个动作,做了一轮又一轮,手已经在发抖了,汗水从头发、手心、背部一滴滴落到地毯上。坚持不住的时候,她脑子里有个声音一直告诉自己:“你知道这条毯子上流过多少人的汗水?你要坚持住,别人能做到的,你为什么不能?”

  年轻人爱上越剧, 是对唯美的渴望,唯美的爱情、唯美的人生、唯美的理想、唯美的品格。

  2008年从艺术学校毕业时,16岁的陈丽君就已经拿到了全国艺术院校“文华奖”地方戏组金奖。身边不少同学转行,陈丽君反而坚定了继续求学精进的念头。那一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首次尝试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五年制的“小百花越剧班”,为小百花定向培养25名演员,陈丽君考取了。

  当时,陈丽君身高已超过1米65,是最高的学生之一。入学3个月后,班主任向陈丽君提出建议:从花旦转攻小生。这意味着陈丽君必须把前三年的许多经验抹去,从最基础的地方重新开始,从手、眼、身、法、步各个细节练起:练云手练到虎口疼,学武戏五脏六腑都痛;最难的是唱,从花旦到小生,陈丽君的声带一度练出了问题。

  在小百花的教学体系中,技术是基础一环,对表演的理解是更深的一环。读书时,陈丽君曾在小剧场看过学姐们的毕业演出《葬花吟》,一下子被那份浪漫和哀伤击中了。“当时就想,我要是能演该多好。”陈丽君说,“但其实特别难,需要你对角色有很多不同理解才能打动人,那个时候的我还完全做不到,第一次演贾宝玉的时候,老师说我不像。”

  很多年后,陈丽君作为优秀毕业生回校演出,再一次演出《葬花吟》,突然发现自己不一样了,“我终于感受到宝玉了”。

  不同寻常的“顶流”

  从“不像”到“不一样”,是一个越剧演员从技术到角色的升级。那些年里,陈丽君像升级打怪一样参加比赛,从省内到全国,从越剧到多剧种,《断桥》《周仁哭坟》《珍珠塔·惊塔》等折子戏演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流传出“陈丽君比赛一定拿奖”的传说……

  2019年, 陈丽君终于迎来第一次担纲主演的大戏《何文秀》。一开始她依然紧绷,每一场戏都用尽全力,第三场演完就感觉已经把整出戏都唱完了。“后来,我学着真正认识这个人物,真正理解他的情绪,放松地走近他,而不是在意哪一句话、哪一句唱腔、哪一个动作。渐渐发现,每一次的表演体会都不一样。”

  2023年开春,《新龙门客栈》横空出世。陈丽君分析《新龙门客栈》成功的原因时,提到3个关键:第一,这部剧有着经典I P和经验丰富的舵手,出品人茅威涛将电影经典越剧化,跨界带来了新鲜感,沉浸式的创新带来了观众缘;第二是制作团队里的大量年轻人,“90后”占了一大半,许多经典桥段都是在年轻人的碰撞中诞生的;第三则归功于观众“二创”和新媒体传播,直播技术让作品有机会走进所有人的手机屏幕……

  越剧是青春的艺术,也是自由的艺术。“陈丽君们”的流量不会是越剧的顶点,她们是新的开始。

  闫光(摘自《环球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天下
   第10版:天下
   第11版:社会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文化
   第14版:服务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 读吧
   第20版:专刊
   第21版:一周热点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天津卫
陈丽君:不同寻常的“顶流”
“戏剧活化石”在“00后”的唱念做打中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