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着工具包的老工匠“叮叮当当”加固花园的长凳,戴着老花镜的“科技员”手把手教老伙伴使用智能手机,捧着笔记本的“银发管家”记录着邻里需求……在北辰区宜赵路社区,总有一群银发身影穿梭在楼栋之间,这支平均年龄58岁的“阳光旭彩”志愿服务队,正在用最朴实的方式编织着社区的温暖网络。
温暖关怀守护岁月静好
对于独居老人,志愿者有套特别的照顾方法。每周两次的“敲门行动”雷打不动,91岁的张奶奶家里总备着两把椅子:“小王他们来量血压,顺便陪我唠半小时嗑,比吃药还管用。”遇到刮风下雨,“保家卫家”巡逻队的老人会细心检查楼道窗户;夏天为来往邻居贴心送上绿豆汤,冬天帮忙晒被子,这些细碎的关怀构成了老人们的安心日常。
每周日上午,社区活动室里,80岁的李奶奶手把手教年轻人剪窗花。“孩子们教我发微信,我教他们剪窗花,我们这叫‘手艺换科技’。”李奶奶笑着说。
多元服务织就邻里经纬
服务队里有三支“宝藏”小分队:共建单位的医生组成健康小分队,不仅定期开展义诊,更背着医疗箱上门为卧床老人检查身体;“夕阳伙伴伴我长行”谈心小组通过“心灵茶话会”让老人找到了倾诉心声的树洞;擅长水电维修的老工匠随时待命为邻居解决维修难题。
服务队和社区的共建单位搭建起独特的公益生态圈:社区诊所定期派医生来培训急救和日常健康养生知识,中学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理发店等周边商户组成“爱心补给站”。最近还在筹划成立“能人工作室”,招募有手艺的社区达人开发特色课程。巡逻队的老党员王阿姨道出真谛:“咱们服务队没什么高深理论,就是把每家每户当自己亲戚来处。”这份朴素的邻里情,正在老旧小区里生长出新的生命力。
记者 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