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以来天津海关在国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多措并举

“关”注有害生物 筑牢国门安全

  本报讯(记者史莺)您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到国外旅游,吃到好吃的水果,回国时却不能带进国门;饲养“异宠”,却有可能触犯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看到国外一些流行病爆发,担心是否会传播至国内……这些问题都涉及国门生物安全。如何筑牢国门安全屏障?海关部门严防死守,格外“关”注外来有害生物。昨天,天津海关召开“天津海关国门生物安全防控”发布会,天津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蔺婧详细介绍了今年1至11月份天津海关在国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怎样多措并举筑牢安全屏障。

  外来入侵物种是世界公认的当地生态杀手。据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灾区。“天津海关1月至11月共截获进境植物有害生物44648种次,其中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4720种次。今年我们还在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外来物种大肛褶蛙,天津口岸首次截获外来物种昏寇蛛、澳大利亚红背蜘蛛。”蔺婧介绍,天津海关严格按照布控指令夯实口岸查验力度,重点关注进境粮食、原木、种子苗木等高风险植物及其产品;同时,加强有害生物和外来物种初筛鉴定室建设,完成口岸有害生物和外来物种初筛鉴定工作全覆盖;还加强全球植物疫情信息监测,强化境外植物疫情信息及植物检疫政策动态收集工作等;利用机检、智能审图等手段加强对进境寄递物及旅客携带行李物品查验,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人工开包查验等。

  我们在新闻里报道中常看到,各地海关在船舶、集装箱等处截获鼠、蚊、蝇、蜚蠊、蚤等病媒生物。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的病媒生物如何防控?蔺婧介绍,天津海关一方面对入境船舶、航空器、集装箱、货物、快件和邮件等开展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传入。“今年我们连续截获鼠类、蝇类、蜚蠊类、螨类等易造成疾病传播的病媒生物,首次在入境原木中截获四斑大蠊,经专家鉴定为全国口岸首次输入的病媒生物,之后又连续截获太原厉螨等13种天津口岸首次输入的病媒生物。”另一方面,天津海港和机场口岸的7个隶属海关定期开展口岸区域常态化病媒生物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口岸及周边区域病媒生物的种属构成、数量、分布、季节消长及携带病原体情况,科学预警相关风险等。

  天津海关还密切关注全球传染病疫情形势,对通航国家及疫情重点国家开展传染病输入风险研判,做到早识别、早研判、早预警;强化联防联控,加强同属地疾控、卫生健康、边检、船方的信息通报机制,强化传染病疫情信息协同监测、信息共享、风险研判,协同构筑口岸传染病联防联控防护网;大力推进“智慧旅检”“智慧电讯检疫”等,提高口岸检疫智慧化水平;参与智慧卫生检疫系统全球传染病疫情监测模块建设,初步实现联防联控渠道数据信息化采集、结构化录入。“今年前11个月,天津海关口岸累计监测进出境人员159.2万人次,检出各类传染病16种660例。”蔺婧说。

  在加强邮轮卫生检疫方面,天津海关牵头成立全国海关邮轮卫生检疫协作组,以提升邮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今年前11个月,天津海关共检疫进出境邮轮194艘次,进出境人员47.2万人次,检出各类传染病11种266例。“我们将不断健全完善国门生物安全体制机制,夯实国门生物安全工作基础,扎实推进国门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筑牢国门安全屏障。”蔺婧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今年以来天津海关在国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多措并举~~~
~~~
津南区海棠街举办纪念天津建卫筑城620周年骑行活动~~~
~~~
串联上下游千行百业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津
   第04版:天津
   第05版:中国
   第06版:中国
   第07版:世界
   第08版:世界
   第09版:社会
   第10版:法治
   第11版:社区
   第12版:服务
   第13版:文化
   第14版:演艺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 读吧
   第20版:视点
   第21版:一周热点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天津卫
“关”注有害生物 筑牢国门安全
市科技新闻学会成立
探索城市肌理感受城市魅力
地铁4号线(北段)车站展露新颜
天津港保税区“海空”经济迎风起飞
福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