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为期五天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近日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年会集中发布了脑机接口、液氢重卡、风电装备等领域的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脑机接口领域,年会上发布了十大创新成果,其中由脑机海河实验室联合清华大学开发的双环路新技术成功入选。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脑机接口技术的局限,增加了大脑学习机器的过程。在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上,参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围绕金融支持脑机接口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了支持未来产业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去年启动了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中国电子作为负责脑机接口产业的央企,其旗下的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就坐落在滨海高新区。最近,由中电云脑联合天津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发的第二代脑电采集芯片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预计将用于双环路新技术上。这款芯片将使国内厂商能够顺利替换过去的国际商用芯片,并深挖用户体验,致力于做好用的脑机接口。
此外,在论坛上,由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中电云脑等50多家单位联合编写的脑机接口行业标准也正式发布。滨海高新区制定了脑机接口专项方案,围绕脑机海河实验室重点成果和中电云脑等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并在华苑打造了1万平方米的承接载体。
同时,京津两地科技部门也结合产业发展探讨了相应的支持方案。天津市工信局科技处处长表示,将构建产学研用金协同的政策支持体系,围绕脑机交互、生物制造、通用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合力支持先导区建设,推动脑机接口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记者 葛伟 王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