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载

杜甫十讲

莫砺锋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三十四、杜甫的心迹论(10)

  “觊豁”是一个复合词,“觊”是希望、希冀,“豁”是通达,实现愿望。

  再下面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穷年”就是终年、常年,我一年到头始终都在为百姓而担忧,这使我非常痛苦。所谓“肠内热”,或者叫“内热”,是古人表示内心感情非常激动的状态,好像肚子里有火在烧,这里是说非常痛苦。我的这种理想不为旁人所认可,也不为旁人所理解,所以“取笑同学翁”。这里的“翁”字带有嘲讽之意,因为那些同学都得到了高官厚禄,地位很高了,他们都取笑我、蔑视我:你这么穷困,这么没出息,却还在那里胸怀大志。可是我“浩歌弥激烈”,我自己还是要用诗歌来表达我的这种志向,我的情感更加激烈,我坚决不肯放弃。

  下面又转,说“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古人常把“江海”跟朝廷的“魏阙”对立起来,在朝廷做官是身在魏阙之上,隐居民间是退居江海之间。这两句是所谓的“十字句”,要连起来读:不是没有江海之志来潇洒地度过日月。我不是没有隐居的志向,我也可以到山林中去自由自在地过日子,可惜的是“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我碰到了一个能够有所作为的君主,不忍心与他永别了,不忍心从此就告别政治了。这一句“生逢尧舜君”可以跟前面的“窃比稷与契”对照着读。对照着读就是魏徵所说的“君为尧舜,臣为稷契”,这是唐代人普遍的政治愿望,杜甫也是这样想的。当然,这里把唐玄宗说成“尧舜君”,是美化了那位已经开始昏庸的皇帝。这首诗后面有许多直接针对唐玄宗的讽刺与批判,这里我们要注意到这种矛盾的情况。凡是亲身经历了唐玄宗整个统治时期的诗人,对唐玄宗的态度都非常矛盾。后来到了中唐、晚唐,诗人们就毫不留情地讽刺他、批判他、讥笑他了。亲身经历了他的整个统治时期的诗人为什么是矛盾的呢?因为唐玄宗的一生是一分为二的,在前面的开元年间,他曾创造了“开元盛世”,国家治理得相当好,强大富足。杜甫在晚年的诗歌中,比如《忆昔》,反复回顾他年轻时的安定生活以及百姓的富足,那也是唐玄宗的统治时期。不过唐玄宗到了天宝年间就不行了,所以杜甫觉得这个君主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还是可以把政治搞好的,还是可以成为“尧舜君”的。

  下面两句是“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现在朝廷上的这些臣子难道不足以建成一座大厦吗?也就是说,当今朝廷上的衮衮诸公中难道没有栋梁之材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马亚伟
~~~莫小米
~~~史世武
●网络新词语~~~丁士舜
连载~~~莫砺锋 著
连载~~~王柳青 翟 煦 主编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津
   第04版:天津
   第05版:天津
   第06版:中国
   第07版:世界
   第08版:社会
   第09版:法治
   第10版:服务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文娱
   第13版:副刊
   第14版:副刊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浪漫的春联
宽体座
童年回忆二题
斯拉夫穿搭
杜甫十讲
养脾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