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雪红梅在津门

韩吉辰

  “白雪红梅”是《红楼梦》中极为美妙的一个场景。第四十九回就叫做“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宝玉“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扑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那边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这“白雪红梅”引发了两回文章,“芦雪庭争联即景诗”以及贾宝玉“访妙玉乞红梅”。由于大观园是《红楼梦》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故确定大观园原型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就成了重要问题。红学家均注意到了大观园中的梅花,两方的论据和论证,“白雪红梅”成为争论要点之一。

  红学家俞平伯是主南派,认为北京没有成林的红梅存在,更没有“白雪红梅”的美景。红学家周汝昌是主北派,但是苦于在北京找不到成片的梅林。曹雪芹曾说故事描述是“追踪蹑迹”。因此主北派必须找到“白雪红梅”的论据,可惜红学家费了很大工夫查阅浩如烟海的史料,却一直没有发现有利的证据。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白雪红梅”美景在天津水西庄发现了!在水西庄诗集《沽上题襟集》中,水西庄重要宾客汪沆写有“雪中集澹宜书屋同余荆帆作”:“检点尊前见在身,寒多犹勒几分春。压帘雪意浓于酒,绕屋梅花瘦似人。陈迹可堪随俯仰,半生多悔在因循。来朝跃马城西路,要洗胸中万斛尘。”诗集中还有一首“人日”的诗,古代把大年新正的初七叫做“人日”,诗句写道:“墙阴剩雪留虚白,帘底踈梅破冷红。”两诗合证了“白雪红梅”的存在。

  诗集《沽上题襟集》是在乾隆六年四月刊刻,收入水西庄主宾在乾隆初期写的诗篇。我们知道曹雪芹当时避难水西庄,写作《红楼梦》是在乾隆十年前后,这个“白雪红梅”美景是真实存在的,写入大观园是真正的“追踪蹑迹”。

  澹宜书屋为水西庄一景点,诗前记载:“乾隆四年自江淮间得老梅三十余株,悉位置于水西庄澹宜书屋景点。”此明确记载,这些盛开红梅花的树是从江南引来移种的,有三十余株。水西庄聘有手艺精良的花匠,在南运河畔的水西庄成功移植了成片梅林。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得知后,曾在《今晚报》发表过文章。他写道:“水西庄冬日‘白雪红梅’,乃是汪沆先生给我们做了历史实况见证人。他住在水西庄所亲眼目见的,有冬景雪天中的绕屋红梅。梅花既然‘绕屋’,则分明是屋外生长的梅花树,而不是盆栽的梅花盆景。这一例证,完全反驳了从前把《红楼梦》中的景物都说成是南方的那种误解。‘白雪红梅’乃是实景,而非用典,亦非虚拟。这些珍贵的历史痕迹,确实为《红楼梦》与水西庄的关系又提供了新的文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韩吉辰
~~~谭汝为
~~~
~~~石 兵
人文经典 《西游记》中俗食之六~~~许振东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津
   第04版:天津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中国
   第08版:世界
   第09版:世界
   第10版:社会
   第11版:社会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服务
   第14版:文娱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 读吧
   第20版:专刊
   第21版:一周热点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天津卫
白雪红梅在津门
以山河划界 因关隘得名
春风第一枝
读过去,读未来
蒸卷和馒头不少见
微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