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良情绪还可能造成体内瘀血
疏肝理气不仅可以化痰湿,还可以祛瘀血。为什么呢?
“气为血之帅”,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只有气足了,血液才能在体内循行。如果气机郁滞,气在体内无法运行,会怎样呢?血液就会停止运行。所以,中医把这种情况称为“气滞血瘀”。
现在很多人体内都有瘀血,我一般会建议大家冲服三七粉。但有些情况下单独服用三七是不起作用的,因为有可能瘀血的根源是情绪郁结。只有根据病因进行调理,把郁结的肝气疏开,瘀血才会化开。
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方子——血府逐瘀汤,现在有中成药制剂。这个方子对于调理肝气不舒导致的瘀血特别管用。现代人的瘀血多数是由气机郁滞造成的。因此,血府逐瘀汤已经成为中医大夫活血化瘀的常用方了。
总的来讲,情绪不好就会导致气机紊乱,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言: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不同的情绪会引起不同的气机问题,气机发生变化之后,会使体内的气血紊乱,导致痰湿、瘀血等问题出现。
•不良情绪还会伤及五脏
不良情绪除了会导致痰湿、瘀血外,还会伤及五脏,打破五脏间的平衡关系,引发脏腑病变。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比如,肺对应的情绪是悲,如果人过度悲伤,就会导致肺内阴阳失调。肺内阴阳失调会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热的方向,一个是凉的方向。
•为什么向热的方向发展呢?
因为悲伤的情绪一直堆积,情志化火,肝火就上来了,肝火上来以后,木火刑金,肺就会出现热证。肺本身也会出现热证,情志化火后,肝火可以直接灼伤肺阴,肺阴会越来越不足,人体则会出现各种虚热表现。
•当然,肺也可能向凉的方向发展。
过度悲伤导致肺气郁滞,无法输布阳气,就会出现怕冷、咳嗽、咳痰等症状。咳出的痰是白色的,这说明肺里有寒饮。
不只是悲这种情绪会伤及内脏,其他不良情绪也会引起气机紊乱,使肝气无法舒展,最终导致百病丛生。
大多数人在面对不良情绪时,都会抱着“不用管它,过几天就没事了”的心态。事实并非如您所想的那样。据WHO的界定,人们的健康和长寿有60%是建立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习惯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