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人书事 《古今笑史》品类读札之四

痴绝——得有解人

杨建民

  “痴绝”,按照冯梦龙的解会,应该是对某事精神上的强烈追求。这从他聚集的故事可知。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字元章),遇见喜爱的书画及文房物件,极为痴迷。宋徽宗一次召米芾来,让他在一大的屏风上写画。米芾就着徽宗案子上的一方端砚蘸墨。写成后,他捧着这方精美端砚下跪请求说:这方砚我使用了,不方便再还回皇上了。徽宗也是书画名家,懂!听毕大笑:好!送给你了。痴绝还得有解人才成。

  还是米芾,在军州为官时,见到衙门中有一方竖起的石头,十分奇伟。他便让人取来,自己穿上官服,手执上朝用的笏板,对着石头拜了起来,口里还称着“石丈”。这事传得到处都知道。朝廷中大家都当笑话说。有人问米芾,真的有这事?米芾缓缓回答:我没有跪拜,我只是对石头作揖罢了。还真有此事。

  大文豪韩愈也遇见一件惊险之事。他曾爬过距京城长安不大远的华山。登上顶峰,到了极为险绝的地方,韩愈“心悸目眩”,“不能下”,竟然“发狂号哭”起来。他甚至写下遗书,与家人告别。面对京城文豪高官,华山县令想尽办法,让人将韩愈“取之”,好不容易才把他弄下来。这种困境,进山探过险的人或许遇见过。可表现如此极端如韩愈者,应该稀有。

  唐朝贾岛,是著名苦吟诗人。他自己也觉着“苦”,对身心不利,便在除夕日,把一年苦吟的诗作摆起,以酒祭拜。说:花费了我的精神,用酒来补偿。由深处说,确乎“痴”。

  据说苏东坡与米芾同过“场”。东坡在扬州为官时,一天设宴,来的客人全是文人雅士,米芾也在座。酒喝到一半,米芾忽然站起说:世上的人都认为我米芾“癫”,我想问问“子瞻”(苏轼)你怎么看。苏轼老到,立即回答:“吾从众”。“吾从众”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即我依从大家的意见。这话答得妙。当然,此时“痴人”是米芾。大家说自己癫,他还要让聪明的苏轼证明。苏轼的“吾从众”,有笑的成分,分寸感也把握得极好,是运用经典化解硬度直白的例证。

  说到“痴”,米芾的例子似乎特别多。有一则故事说他女儿大了,需要选择女婿。正好见到一位叫段拂的人。此人的字是“去尘”。米芾说:“既‘拂’矣,又‘去尘’,真吾婿也!”“拂”,扫意,再加上“去尘”,更为洁净高雅。米芾于是把女儿嫁给了段拂。以名择婿,米芾着实“痴绝”。

  文人常常被观念左右,执迷难悟。说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把自己一柜子画,寄放在桓玄那里。桓玄打开柜子一看,好家伙,全是画中佳品,便全数“窃之”。然后把柜门像原本那样关上。顾恺之回来取画,打开柜门,一无所有,他笑着说:这批画妙绝,居然通了灵气,幻化去了。真个通达,也算一“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刘金祥
~~~谭汝为
~~~
书人书事 《古今笑史》品类读札之四~~~杨建民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人物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天下
   第10版:天下
   第11版:社会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文化
   第14版:服务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 读吧
   第20版:专刊
   第21版:一周热点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天津卫
马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角色
中华雄关话古今(下)
微书评
痴绝——得有解人
十分春色入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