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此情可待 风起柳梢

瑶 华

  世界上的柳属植物约520多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这就不难理解安徒生的作品中为何多次出现柳树的意象了。《柳树下的梦》与其说是一篇童话,不如说更像现实题材的小说。

  故事的主角克努得和约翰妮是一对青梅竹马的伙伴,童年的他们经常一起在小城外简陋的花园里玩耍,谈天说地,梦想未来,将陪伴他们的两棵老树称为“接骨木树妈妈”和“柳树爸爸”。克努得曾经设想过长大后和约翰妮长相厮守,但现实的差距无可回避地在拉大。他在鞋匠的店里当学徒,美丽的约翰妮却凭借着出色的歌喉,走上了表演之路,准备去法国深造。离别时,约翰妮拒绝了克努得的告白,对他说:“我小时候一起玩的兄弟,你一定会握一下你的妹妹的手,作为告别吧!”

  克努得后来也离开了家乡,去德国谋生。随处可见的柳树,不时唤起他的乡愁,“这种丹麦的心情,在月光下面流露了出来。但是使他感触的不是月光。不,是那棵老柳树”。他不断流浪,始终难以安定。多年后的一天,他在剧院里又看到了衣着华丽的约翰妮,众人对她的歌唱报以欢呼和喝彩。克努得在散场后试图向约翰妮靠近,但是她已经认不出他了。最终,克努得在异国的流浪途中坐在一棵柳树下,孤独地死去。“柳树在向他垂下枝子。这树像一个威严的老人,一个‘柳树爸爸’,它把它的困累了的儿子抱进怀里,把他送回到那有广阔的白色海岸的丹麦祖国去,送到却格(克努得的故乡)去,送到他儿时的花园里去。”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柳树都常常和离愁别绪关联起来。叶茂荫浓的柳树经常生长在水边,在粼粼水波上投下摇曳的暗影,让人的心中产生莫可名状的伤感和惆怅。欧洲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里,柳树都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失恋者常常将柳枝编的圆圈戴在头上,像纪念死者一样悼念死去的爱情。在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里,为爱情疯癫的奥菲利亚在水边采摘柳枝和花朵,不幸溺死,正与这一习俗有关。美国民间传说称,当有人见到一棵柳树投下坟墓大小的阴影时,将遭受丧亲的不幸。

  在安徒生的另一篇具有讽刺意味的童话《各得其所》里,也出现了柳树。故事开篇时,骄横跋扈的贵族老爷把挡路的牧鹅姑娘推进了泥沼,她抓住了柳树的垂枝,不料树枝却断裂了,经过的小贩救起了她,二人将折断的垂枝插在壕沟旁,长成了一棵柳树。后来,勤俭的小贩发家致富,从落魄的贵族手中买下了城堡,和牧鹅姑娘结了婚。他们的儿子当上了男爵,成为富裕的新贵,柳树也成为这家的“家族树”。几代过后,家族的后代中却又有不少人走上了吃喝玩乐的道路,嘲笑自己白手起家的祖先不过是小贩和穷丫头,只有老柳树静静地见证着这一切。

  和这个故事相映成趣的,是现实中柳树旺盛的生命力。柳树皮中含有水杨酸,能够减缓植物枝条折断后关闭气孔的损伤反应,并在适宜的扦插条件下促成生根,正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星期文库

  安徒生笔下的植物之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城事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城事
   第09版:天下
   第10版:天下
   第11版:社会
   第12版:法治
   第13版:文娱
   第14版:服务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读吧
   第20版:专刊
   第21版:一周热点
   第22版:专刊
   第23版:专刊
   第24版:小作文
走进“普通话之乡”滦平
自爱莫自恋
杂 念
此情可待 风起柳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