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家赞同行

方 博

  陈哲甫,民国津门画家。本名陈彝,字恭甫,以字行。江苏吴县人,世居天津。沽上名家张和痷先生入室弟子,早有出蓝之誉。张氏众徒,以陈恭甫与陆文郁最善,一时津中号称“陈陆”。“清光绪癸卯,随其伯父供差岭南,得纵览大江南北风物,画思益进”。值得一提的是,陈氏与津门画师之间还有一段佳话。

  “画像”在古时称为:传真、写真、写影、写照。程夫子有云:“人子为父母画像,有些许不肖处。”此处“不肖”,既有不像之意,更有不孝之责。这一说法,至民国时期仍在流行,说明普通民众对于写真之术还心存芥蒂。因此,陈母病重之时,陈氏不敢亲自为家慈写影,只能在津城遍访名家,得识画师宋竹轩。宋氏乃杨柳青人,当时寓居津城内旧中营西邵家大门。

  宋竹轩为陈母传真,丝毫不差,令观者无不精绝。老太太去世后,陈恭甫将此画像拍照,并缩小十分之一,随身携带。旅居时常悬挂于厅堂之上,以寄托思念。亲友见此方式简单易行,多效仿之。

  1929年时,陈恭甫已六十余岁。身为画家的他,不习惯于拍摄自己的影像,于是又想到宋竹轩先生。那时宋氏已七十四岁高龄,目力尚好,欣然接受陈恭甫邀请,为其画像。陈氏观宋公作画,“举笔挥洒,宛然一我也”。二人可谓惺惺相惜,互为欣赏。在此之后,他俩还许下约定:“天若假年,五年写一像,竹公已许我矣。”1929年9月1日的《广智馆星期报》记载了这一艺坛佳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津沽浮世绘~~~
●曲坛逸事~~~
~~~
~~~
津沽文丛
记刘炳森先生之一~~~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津
   第04版:天津
   第05版:中国
   第06版:中国
   第07版:世界
   第08版:广告
   第09版:社会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消费
   第12版:服务
   第13版:文化
   第14版:演艺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 津沽
   第20版:镜界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教育
名医徐延祚在津从医办学
修理钢笔
“开门柳儿”应继承
“丁家瞿阝”村名由来
画家赞同行
师从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