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恩是一条生命线

——读宁稼雨《知哺集》
张家鸿

  宁稼雨在《知哺集》的自序中写道:“如果把以上诸位恩人的故事串联起来,简直好比是一幅我曾经走过的人生路线图卷:图上的我每走一段人生路程,都会有恩人相助。他们帮助我走过了迄今为止的生命路程。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的我。”这段话道出了宁稼雨写作此书的缘由,更归纳了其写作的意义。对作者来讲,这是追记生命的来路与去向,是一条既普通又独特的成长之路。

  不管是直接教诲,还是间接启迪,都是照进宁稼雨心中的一道道光。他回忆孙昌武先生时提到,“无论怎样的艰险与困境,都不能动摇他心中那份对真理和精神价值的渴望和执着。”宁稼雨犹记得徐世政和卞孝萱先生在他身陷困境时,尽己所能地帮助、温暖他。这些光照进他心中,帮他驱散迷惘、惆怅、忧虑、悲伤,并使其汲取为人和为学的养分。

  几十年来,宁稼雨从他们身上收获的不仅是精深学问的启发,更是人格风范之引领。

  读其书与品其人,在这里高度结合,这是作者的幸运,也是时代的风气。故而,宁稼雨写的是自我,是众多恩师关心、提携、照拂下的自我,亦于无意中刻画出一组知识分子群像。如杜甫诗中所言,“风流儒雅亦吾师”,这些人身上最显著的共同点,莫过于为学的坚韧不拔、执着求真与为人的温文尔雅、平易近人。此之谓刚柔并济。可以想见的是,先生们给予的帮助,引领过许多人的成长;先生们带来的温暖,抚慰过许多人的内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文正公此言不差。

  如果非要找出书中情意最浓烈、绵长的文章,非《冰心玉洁,旷世罕比——怀念我的师母汪元澂先生》莫属。作者撰写此文时,距师母去世已有二十四年之久,然其感念之情仍然感人动人,引人共情。“你们知道这些年我有多想你们吗?我今年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等我到了离开人世那一天,我要过去找你们团聚,再给你们包饺子吃,好吗?”恩师刘叶秋与师母汪元澂不是宁稼雨的家人,胜似家人。从天津到北京住在老师师母家里,是一家人的团聚,时间虽短却幸福满满;从北京返回天津,是暂别家人的独自奋斗,牵挂始终萦绕于心。老师去世后,直至师母去世的七八年里,宁稼雨到北京照旧住进这个既特殊又普通的家里。特殊源于师生情,普通源于充满烟火气的日常。

  这部作品中,最打动人的是作者在人生关键处,恩师们对其的帮助。这些地方,作者详细叙述,用力最重,用情最深。母亲自杀,父亲被关押,姐姐出嫁,哥哥插队,1970年的宁稼雨处在人生的至暗时刻,他举目无亲、满心凄冷。此时此刻,若无徐世政先生的一番叮嘱,宁稼雨必将不知走向哪里。徐先生说:“至于我本人和学校的态度,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只要你一如既往在学校学习,学校和我本人都不会对你有任何歧视和另眼相待的做法!”在政治运动如火如荼的年代,这句话分量之重可想而知,说出这句话的人承受的压力亦可想而知。除了一番叮嘱,还有许多关爱。它们送来如春日般的温暖,让少年伤痕累累的心得到润泽,让他在人群中挺直腰杆并渐渐收获丰厚的真善美。没有它们,定无后来的南开大学教授宁稼雨。

  《知哺集》可视为作者以个人成长的重要时间与关键事件为线索,写于不同时期的感恩文字之结集。从零敲碎打直至结集成册,是无意促成,更是有情皈依。无意促成,源于有些写作需要偶然机缘,无法强求;有情皈依,指向感恩这种情感的不断叠加、交融、升华,最终沉淀为以好学、奋进为前提的谦卑。越是努力,收获越大,越能意识到自己所知有限,前辈岂能不扎根于心?若无宁稼雨的努力向学,先生们何以给他帮助?著作或论文以及蕴含其中的学术创见是学者成长的标志,这取决于焚膏继晷、孜孜不倦的阅读、思考、写作、请教。宁稼雨的勤勉、执着、坚韧,可作为当下年轻人成长的示范。

  品读此书,仿佛走进宁稼雨的生活中,成为他人生之路的观察者与见证者。不管如何,他把所有帮助过他的人铭刻心中,写进一个个方块字中。写下即永恒,我笃信于此。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宁稼雨《知哺集》
~~~
~~~
~~~
书人书事 书文化漫谈之十七~~~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津
   第04版:天津
   第05版:专刊
   第06版:中国
   第07版:世界
   第08版:世界
   第09版:社会
   第10版:法治
   第11版:社区
   第12版:服务
   第13版:文化
   第14版:演艺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 读吧
   第20版:视点
   第21版:一周热点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天津卫
感恩是一条生命线
士子称谓
春和景明紫气临
微书评
私藏劫难略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