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永玉笔下的武林旧事

刘植才

  黄永玉先生不仅以骄人的美术成就著称于世,且深谙文学创作之精要。他的文学作品一如其绘画与雕塑,独具匠心而自成风格。

  黄先生的故乡湘西凤凰曾是明清时期的军事重地,因而尚武之风极盛,旧时凤凰子弟多以从军为谋生手段。黄先生的姑爷爷沈宗嗣(沈从文的父亲)自幼学文、习武,青年时加入湘军,庚子年(1900)曾作为一员副将在总兵罗荣光领导下参加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保卫大沽口的战役。乡里人传说,他的武功因得到一位朱姓剃头师傅的指点而身手不凡,三五个人近他不得。

  黄先生在他的文集《沈从文与我》中,用自己手中那支神奇的笔,描述了沈宗嗣与朱师傅初次相会时的情景。

  一天,朱师傅担了一副剃头挑子到沈家来给沈宗嗣剃头。当头剃到一半时,朱师傅看到院子里的石杠铃、石锁和刀枪架子等健身习武用具。两人之间就有了以下这段对白:

  “这些家伙是贵府哪位玩的?”

  “我。”

  “啊?练的是哪一路?”

  “昆仑。”

  “咱们沅河没有昆仑哪!”

  “过去有!”

  “过去有?我怎么不晓得?”

  “啊!你老师傅什么都晓得,看样子是门里头的?”

  “不!进什么门?吃粮的。”

  “广粮,黔粮,川粮,本地粮?哪样粮?”

  “太平粮,哈哈……‘金沙滩’一仗败了!”

  “那你?”

  “打不赢萧恩的那种角色,哈哈哈!”

  这段妙语连珠的对白不过区区百余字,却具有浓郁的湘西方言韵味,且多用江湖隐语及戏文中的典故,言简意赅而不失诙谐,字里行间彰显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岁月的沧桑感。

  在这段文字中,沈宗嗣仅用“昆仑”二字就报出了自己修习武功的门派;朱师傅则以“吃粮的”“太平粮”“‘金沙滩’一仗败了”等寥寥数语道出他曾加入太平天国武装“吃粮”当兵,遭遇失败之后归隐江湖的经历;而当沈宗嗣关注到朱师傅的生存现状时,作者又借助京剧《打渔杀家》中的典故,让朱师傅以“打不赢萧恩的那种角色”暗喻自己在剃头匠的职业之外还另有个“教师爷”的武师身份。细细品味朱师傅这句话,他那看似自嘲的口吻中分明又带着几分自豪感,一位落魄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武林中人相逢于江湖,“盘道”往往只是个序幕。经过以上那番对白之后,年方而立、身材健硕的沈宗嗣与年愈七旬且身材矮小的朱师傅不约而同,挪动身形,就地切磋起武艺来。

  二人你来我往,一招紧似一招。几个回合过后,沈宗嗣突然使了个“绝扣”,朱师傅则抬手一记“反弹”,使对手“蹿”出一丈多远,撞到墙上之后顺势坐在了地上。

  一场武功切磋戛然而止。这时,沈宗嗣那才剃了一半的头上还往下淌着肥皂水。自此,他做了朱师傅的徒弟。

  黄永玉先生对这一场景的描写文字洗练,笔墨传神,充满动感。这令人联想起他的简笔画,虽然惜墨如金,但两位武林中人出招换式、闪展腾挪,如生龙活虎,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上述两段文字各具鲜明特色。前者只写对白而全无人物表情、动作的描写,考验的是作者的语言功力;后者则专写武艺切磋而不见对双方只言片语的记述,一招一式之中显现出湘西凤凰地区剽悍尚武民风对作者的熏染。

  黄永玉先生以独特的观察力和静动结合的表现手法,演绎出一段精彩的武林故事,令人读时爱不释卷,读后回味无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津
   第04版:天津
   第05版:中国
   第06版:中国
   第07版:世界
   第08版:世界
   第09版:社会
   第10版:法治
   第11版:社区
   第12版:服务
   第13版:文化
   第14版:演艺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 读吧
   第20版:视点
   第21版:评论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小作文
藏书三万卷,《文选》永流传
黄永玉笔下的武林旧事
格言画
鲁迅与读书
浅谈古籍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