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文化漫谈之七

浅谈古籍的注释

史 辰

  由于年代久远和社会变迁,古籍中的字音和词义以及各种名物典制(事物名称与典章制度),后人难以读准读懂,于是有学者加以研究,为其随文注释,这种注释多种多样,名称不一,人们统称为“传注”之学。

  注释起于儒家经书。儒学在先秦时期是显学,此后两千多年皆为主流,自汉朝始,士人皓首穷经,读经研经,以求仕进,注经解经持续不断,经学大昌。春秋战国之际,当时为了阐述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便有了解经的“传”。“传”者,为解“经旨”传之广远也。著名的“春秋三传”的“传”体即为代表,《左传》注补事实,《公羊传》和《谷梁传》解析义例,虽各有侧重,但皆从不同角度解释《春秋》。

  汉之后,阅读经传又有了困难,于是又出现了“注”体,对儒家经典进行广泛注释。汉初的《毛诗故训传》即由“传”向“注”过渡。此后,经学大师马融、郑玄遍注群经。郑玄不仅注经文,亦注传文,如为《毛诗故训传》作笺,以“笺”释“传”,大大开拓了传注领域。于是,一经有多家注,诸家注又集为一书,形式各异,注说纷纭,莫衷一是。唐人为了统一思想,于众说中取一说,以正视听,名曰“正义”,如孔颖达的《五经正义》;还有学者用“疏”对旧注作解释,“疏”者,疏通之意也,如贾公彦的《周礼义疏》《仪礼义疏》等,这就是所谓的“义疏之学”。宋开始及以后,又有“集解”“疏证”之说,如朱熹的《四书章句集解》和清人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等。清代“注疏学”昌盛,学者或疏旧注,或撰新解,既注经书,亦注史书,“补注”“补正”“校补”之书不断涌现,这些谓之“清人新疏”。清人阮元编了《经籍籑诂》一书,汇辑了汉唐以来所有的古籍旧注。总之,上述“传”“注”“正义”“疏”“集解”等名称,虽称谓、体裁和注解形式不同,但皆有“诠释”之意。

  文献史上,还有一种特殊的注释,这种注释不仅局限于解释字词、文义,而是以增补事实为主,就是我们前文提到过的“四大名注”:即刘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萧梁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和唐朝李善的《文选注》。其书名叫注,实际远超一般注释,不仅注字音释义,更补充历史、名物、地理、典故、人物等,广采博引,注文比原书多出数倍甚至十几倍的文字内容。

  除上述提及的注释名目之外,还有“记”“说”“训”“诂”“笺”“诠”“音义”等,亦有连用如“训诂”“笺注”“传记”等,亦皆有“诠释”之意。

  明乎此,在读古籍时,有助于准确理解古人文义和典制;同时借助它们,既可作为研究注者思想与学术的原始依据,又可对佚书进行辑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津
   第04版:天津
   第05版:中国
   第06版:中国
   第07版:世界
   第08版:世界
   第09版:社会
   第10版:法治
   第11版:社区
   第12版:服务
   第13版:文化
   第14版:演艺
   第15版:足球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 读吧
   第20版:视点
   第21版:评论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小作文
藏书三万卷,《文选》永流传
黄永玉笔下的武林旧事
格言画
鲁迅与读书
浅谈古籍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