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一个民兵

默 子

  老同学群里,有人发来一组照片,上面是五十年前一张张稚气的面孔,特别是大家还佩戴着民兵的胸牌,背景处挂着“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牌子。当年的一幕幕场景,又闪回到我的脑海。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本市,我们正值初三毕业季。地震发生后不久,校园周边居民就在学校操场上搭起了临建棚,一向宽敞的操场,成了密集的棚户区。因为临建材料多为木料、竹竿、塑料布和油毡,棚户间距小,密度大,稍有不慎,一个火星就可能造成“火烧连营”。所以,校园临建棚的安全成了一件大事。

  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学接到通知,晚上到学校集合。领导给我们布置了任务,为了临建棚区的安全,由我们参加巡逻保卫工作。领导发给每人一枚“学生民兵”的胸标,并指定我带班。

  临建棚因为是自主搭建的,没有统一的规范,其间通道狭窄弯曲,加上暗夜中,又没有灯光照明,漆黑的夜色下,我们只有不时地打开手电,照亮脚下的小路,巡视四周有无险情。当时,在我们的任务中,除了防火防盗,还要防范人为破坏,丝毫不敢懈怠。另外,这根紧绷的弦,还体现在潜伏哨的配置上,巡逻到某个点位,会有潜伏哨与我们对口令,这更增添了一种“大敌当前”的紧迫感。

  好在校园平安无事,到后半夜,我们的任务结束。回家的路上,我低头看一眼胸前“学生民兵”的胸牌,平时走夜路还有些胆怯,但有了这张胸牌,似乎就为自己壮了胆量。

  当时还有一些同学被派到社区,佩戴着民兵的胸牌,参加了校外街道站岗巡逻、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今天看到的照片,就记录了当年那段难忘的经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
●牛博士问道~~~
●网络新词语~~~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城事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城事
   第08版:城事
   第09版:人物
   第10版:天下
   第11版:特稿
   第12版:社会
   第13版:服务
   第14版:特刊
   第15版:特刊
   第16版:特刊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
   第20版:读者来信
   第22版:专刊
   第23版:专刊
   第24版:家春秋
绘声绘色李伯祥(下)
五分钱的螃蟹
狗撵鸭子
自愈力
二旬老人
慢与快
我是一个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