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入学过渡的四件事

罗杨

  刚入学的孩子能否适应学校生活?对此家长有各种各样的担心。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希望和家长共同建立清晰、明确的目标,并坚持做好引导与训练。家校共育,我们可以做好四件事,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一、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培养时间观念

  1.家庭固定作息表。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卡通版作息表,标注睡觉、起床等时间点,贴在床头,让孩子直观理解时间安排,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2.小计时,不拖延。建议用沙漏或计时器设定时间,比如“20分钟吃完早餐”“5分钟整理书包”。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让孩子直观感受“时间有限”,逐步养成高效做事的习惯。

  二、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形成整理意识

  1.给物品“安个家”。和孩子一起在家中划分“学习角”和“生活角”。学习角里学习用品固定放在某个位置;用不同颜色的文件袋区分“语文”“数学”等用品;书包里的文具用完之后及时放回原位。

  2.睡前“整理”仪式。每晚睡觉前,和孩子一起检查第二天的物品:课本、练习本是否放进书包?铅笔是否削好?明天穿的衣物是否准备好?这个过程既能避免早晨因匆忙而遗漏物品,也能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3.允许“小失误”。如果孩子弄丢了橡皮或尺子,不要立刻责备或直接买新的。家长可以说:“我们一起找找,如果实在找不到,下次要记得用完就放回原位。”让孩子体验失误的后果,比说教更有效。

  三、做好了要表扬,强化正向动能

  1.表扬要细致具体。当孩子把书包整理好时,可以说“你今天把课本按大小排好了顺序,比昨天更整齐了,真有方法!”着眼细节,巩固好习惯。

  2.安排“家庭小任务”。平常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责任意识,比如“晚饭后擦桌子”“清洗自己的脏袜子”。任务不宜多,每天1至2项即可。

  3.建立“家庭表扬墙”。在家中开辟一面墙,记录孩子的进步与闪光点。每周和孩子一起回顾,让孩子感受到“我的点滴行为都被看见”。

  四、做不好要批评,学习培养逆商

  1.批评要“对事不对人”。如果孩子做错事情,因为被批评而发脾气或者大哭,不要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要让孩子先接纳情绪,明确“错的是行为,不是我们个人”,再教方法,孩子才会愿意接受与改正。

  2.批评完“复盘”。在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多花几分钟和孩子复盘聊天。让孩子在日常试错中明白“什么不能做”,以后“怎么做”。

  3.“示范表演”如何面对批评。孩子会模仿成人的应对方式。家长也可以“故意犯错”并展示解决过程。让孩子看到“犯错后被批评,不回避自己的“错误”,冷静想办法,而不是生气或埋怨指责”。

  (作者系河西区平山道小学教师,天津市“仁和·育心”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多篇论文获市、区级奖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孩子口不择言,却自认为是“正常情绪表达”,可让家长急坏了~~~
回归教材 构建网络 精研真题~~~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城事
   第05版:人物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天下
   第08版:天下
   第09版:特稿
   第10版:问政
   第11版:社会
   第12版:社会
   第13版:文娱
   第14版:服务
   第15版:体育
   第16版:体育
   第17版:副刊
   第18版:副刊
   第19版:副刊津沽
   第20版:副刊讲述
   第22版:文摘
   第23版:文摘
   第24版:教育
做好沟通榜样 遵守边界准则
关于高三生物备考的建议
做好入学过渡的四件事